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春二月,壶衍鞮单于即位,他的母亲行为不端,国内人心离散,常常担心汉朝派兵袭击。于是,卫律为单于出谋划策,想要与汉朝和亲。汉朝使者到匈奴后,索要苏武等人,匈奴人谎称苏武已经死了。后来汉朝使者再次来到匈奴,常惠私下会见汉朝使者,教使者对单于说:“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猎,射中一只大雁,雁脚上系着一块帛书,上面说苏武等人在某个大泽中。”使者听后非常高兴,按照常惠教的话去责问单于。单于看着身边的人,十分惊讶,向汉朝使者道歉说:“苏武等人确实还活着。”于是,匈奴归还了苏武和马宏等人。马宏是之前副光禄大夫王忠出使西域时,被匈奴拦截,王忠战死,马宏被俘,但他也不肯投降,所以匈奴放回这两人,想要以此向汉朝表示友好。(天汉元年苏武出使匈奴的事,详见《武帝伐匈奴》)
元凤元年(公元前80年),匈奴出动左右两部共二万骑兵,分成四队,同时侵入汉朝边境进行侵扰。汉朝派兵追击,斩杀和俘虏匈奴九千人,还活捉了瓯脱王,汉军没有什么损失。匈奴见瓯脱王被汉朝俘虏,担心他会为汉军带路来攻打自己,就向西北方向远远地退去,不敢再到南方来逐水草而居。匈奴还征发百姓屯驻在瓯脱地区。
元凤二年(公元前79年),匈奴又派遣九千骑兵屯驻在受降城(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东),防备汉朝,在余吾水(今蒙古国鄂尔浑河支流土拉河)上架设桥梁,以便渡河,做好逃跑的准备。匈奴想与汉朝和亲,但又担心汉朝不答应,所以不敢先提出,常常让身边的人向汉朝使者暗示。不过,匈奴的侵扰和掠夺越来越少,对待汉朝使者也更加友好,希望能逐渐实现和亲,汉朝也对匈奴采取笼络的政策。
元凤三年(公元前78年)春正月,匈奴单于派犁污王窥探汉朝边境,说酒泉、张掖的汉朝兵力日益薄弱,可以出兵试探性地攻打,希望能重新夺回这两个地方。当时,汉朝事先得到投降的匈奴人,得知了他们的计划,汉昭帝下诏让边境地区加强戒备,后来并没有发生什么变故。右贤王、犁污王率领四千骑兵,分成三队,侵入日勒(今甘肃山丹县东南)、屋兰(今甘肃张掖市甘州区碱滩镇古城村)、番和(今甘肃永昌)。张掖太守和属国都尉发兵迎击,大败匈奴,只有几百人逃脱。属国的义渠王射死了犁污王,汉昭帝赐给他黄金二百斤、马二百匹,并封他为犁污王。从此之后,匈奴不敢再侵入张掖。
当初,冒顿单于打败东胡,东胡的残余部众逃散,分别退保乌桓山和鲜卑山,形成了乌桓和鲜卑两个民族,世代受匈奴役使。汉武帝打败匈奴的左部后,就把乌桓迁徙到上谷(今河北怀来东南)、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右北平(今辽宁凌源西南)、辽东塞外,让他们为汉朝侦察匈奴的动静,还设置了护乌桓校尉来监督管理他们,使他们不能与匈奴交往。到这时,乌桓的势力逐渐强大,于是反叛。此前,匈奴三千多骑兵侵入五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杀害和掳掠了几千人。后来,匈奴又派出几万骑兵南下,在边塞附近打猎,同时攻打塞外的亭障,掳掠官吏和百姓后离去。当时,汉朝边境各郡的烽火报警系统严密,匈奴进行侵扰难以获利,很少再侵犯边塞。汉朝又得到匈奴的投降者,得知乌桓曾经挖掘匈奴先单于的坟墓,匈奴非常愤怒,正准备出动二万骑兵攻打乌桓。霍光想要发兵截击匈奴,询问护军都尉赵充国的意见。赵充国认为,乌桓多次侵犯汉朝边塞,如今匈奴攻打他们,对汉朝有利,而且匈奴很少再侵扰北方边境,现在蛮夷之间相互攻击,我们却发兵截击,这是招惹灾祸、无事生事的做法,不可取。霍光又询问中郎将范明友的意见,范明友说可以出击。于是,汉昭帝任命范明友为度辽将军,率领二万骑兵从辽东出发。匈奴听说汉朝出兵,就领兵退去。当初,霍光告诫范明友,军队不能空手而回,如果错过匈奴,就趁机攻打乌桓。乌桓当时刚受到匈奴的攻击,范明友在错过匈奴后,就趁乌桓疲惫之际发起攻击,斩杀六千多人,还获得了乌桓三个王爷的首级。匈奴从此更加害怕,不敢再轻易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