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镜子中的生活创作缘分后续+完结

第2章

发表时间: 2025-03-31
这样。

拥有将日子过好的能力,无论任何时候,幸福和美好都会向你靠拢。

不要老是想着他人的瑕疵,而是要像仔细除去脸上毛发一般,尽可能除去自身的过失!

圣者之所以成为圣者,是从无数次心性变化的起落之中,在历受喜乐中觉醒,去探明和见证这苦乐的出处。

要看到轮回的源头所在,就必须要善能驾驭自心,顺着心力的延展认清“我”的面目——小我是习性,大我是智慧;习性容易让人迷失,智慧能够让人超脱;明晰习性可以转为道用,拥抱智慧可以改良习性。

在做善法时,我们必须将功德回向菩提,否则的话,若出现对严厉的对境生嗔等足以毁灭善根的因缘时,我们一定会灭尽自己的善法。

若能将功德回向菩提,则此善根永远也不会退失。

回向时还应注意,不能像小乘那样只为自己获得利乐、脱离三界之苦而回向,应回向给一切众生皆能获得无上佛果,这一点非常重要。

回向时还应观想,诸佛菩萨在为我们作证,同时,还应于不缘能回向者、所回向之善根、回向之对境这种三轮体空的心态中回向,边回向边体悟万法皆空的实质。

若未通达此点,作为处于凡夫胜解行地的我们,还可依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的回向方式内容而回向,也即他们如何回向我们亦如是回向,如此回向亦完全可行。

无论圣凡,信愿行都是成就圣田、圆满道义的根本。

佛陀证悟之后,不忘誓言,坚信缘法殊妙,心续则无缘灭,以真诚纯净之德令未生信者生信、已生信者智信。

我们通常人眷顾自己的日常习性,既不能对三宝做到信德、信实、信能,也无法对自己的修学生起正信、净信、智信,时常停留在自我安慰、自我开脱、放逸自纵的间隙中徘徊。

从佛陀不畏误解、坚持正行、恒持证悟的过程演绎中,我们可以领会到断疑生信的最好方式就是[定心恒持]。

在实践中体验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谓智;在运用中感受并调整偏颇的思维及言行是谓戒;在体悟后不拘私利而乐于分享是谓贤。

此智、戒、贤三德,既可让我们变得身心通透、庄严、净妙、单纯和圆融。

具足呵护善念的勇气,让憍陈如等人在正观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