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女频言情 > 穿越宗祖带我做满汉全席全文

第14章

发表时间: 2025-04-01
这蛋炒饭做的,之前不但没吃过,而且也没见过。
每一粒米饭都是分开的,粒粒分明,不粘连;鸡蛋和米饭色泽金黄,看着就有食欲。里面放了葱、香肠等食材,绿色、粉红色点缀,虽然是简易打包盒装着,陈玉桥也把里面的饭凹了造型,四四方方,不多不少,香味四溢,让人一看就喜爱的不行。
我忍不住用勺子盛了一大口吃进嘴里,咸淡适中,既有鸡蛋的鲜香,又有米饭的香甜,口感好极了。
我一边吃、一边不停的跟陈玉桥点头,含糊的说:“师父,您这手艺,这也太好吃了!”
陈玉桥微笑着看着我,就像、有点像我爸看着我。
不知道是炒饭引发了我对家的想念,还是陈玉桥给与的温暖让我忘了形,我完全不受控制的哭开了。
哭自己从12岁就没了爹妈,一个人冷了暖了饿了渴了,都是自己关心自己;
哭自己逢年过节也是一个人,看着窗外面万家灯火、鞭炮齐鸣;
我也好羡慕他们都有家,就算是淘气惹祸挨了打,也有那么一个可以害怕的家长在管着自己。
“小树,是味道哪里不对么?怎么哭了?”陈玉桥紧张的看着我问。
“师父,你这炒饭有家的味道,我已经好几年没吃过带着家里味道的饭了......”
于是我把自己的身世讲给陈玉桥听,告诉他我们家族人丁稀少,父亲也没有兄弟姐妹,到了我这辈更是只有我一个人孤独的活着。
陈玉桥若有所思,“我们家,爹有八个弟兄,都在Y州,还有姐妹三个。但是都属于平常百姓,没有富贵人家。我和我爹娘、一姐一妹在京城,跟他们也很少见面,罕有走动。”
“师父,这么说咱们祖上还属于大家庭,为什么越到后来越凋落呢?”我已经全然开始以陈玉桥的曾孙自居了。
“大清乾隆五十年,我刚到而立之年,不曾研究过你说的问题。不过我也已经娶妻,走的时候,妻已身怀六甲......”陈玉桥说到最后停下来,眼睛里折射的是浓浓的愁绪。
“师父,我一定找到玉佩,将您送回过去!”我的心情早已被陈玉桥的经历牵动。
“这是什么味道?这么香!”蒙星宇和胖小开门走进来,打断了陈玉桥和我的对话。
“是啊,什么好东西,这么香!”胖小也问我。
我捧着空空如也的饭盒,看着他们偷偷的笑,“师父做的炒饭,味道无法形容的好吃!”
“小树,你不够意思,没给我们留一点呢!这可是清朝御厨的手艺,你这个家伙!”蒙星宇抱怨。
“小树,你吃独食啊!”胖小也埋怨我。
“喂,你们两个可以了啊!我可是病号!病号!玉佩找没找到?说正事儿!”我严肃的问。
一问玉佩,两个人都不说话了,低着头,像犯了很大的错误。
我一看这造型,完了!丢了没跑了。
“师父,怪我,是我疏忽了,弄丢了您的玉佩......要打要骂,都随您!”蒙星宇的认错态度不错,可是,认错于事无补。
“胖小、老蒙,你们仔细跟我说说经过,到底是什么回事?怎么丢的?”我问。
“我们三个到了宫墙那边,附近没什么游客,老蒙想试试我们的想法是不是正确,就让桥哥拿出玉佩过来试,在那附近的空间里,如果哪里只出现绳、看不到玉佩,哪里就是缺口,不用打雷下雨也能回去。可是试来试去都不得要领。后来我们累了,靠墙根儿坐着歇歇,再起来的时候就找不到玉佩了。”胖小说。
“那你们回去找的时候,墙根找了吗?”我问。
“一顿好找,我估计可能让游客给捡走了。”蒙星宇说。
“老蒙,这可是我们陈家的家传玉佩,价值不菲!你这回摊事儿了。”我有点生气。
“我......”蒙星宇知道我说的对,低下头不言语。
“小树,别争了。可能这玉与我的缘分尽了,罢了、罢了!”陈玉桥明明很心疼,但是又不能发作,毕竟蒙星宇是为了帮他回去。
“师父,您这块玉佩如果找不回来,我一定去古玩市场再给您淘一个一样的,淘一个有故事的,说不定也一样可以打开时空的缺口送您回去。”我信心十足的看着陈玉桥说。
胖小和蒙星宇也跟着附和:“对!淘个一样的!”
从那以后,我只要是休息就去古玩市场转悠,但是却从未发现一样的。
在医院住了半个多月,陈玉桥和我回到学校,那段时间天气出奇的好,每天都是晴天。
陈玉桥每天都会在纸上写写画画,具体是什么我也没看到。
“哥儿几个,咱们今天晚上带师父去夜市逛逛吧,他每天闷在宿舍都要闷坏了。”我提议。
“好啊!那还等什么,走吧!”老蒙和胖小都响应。
陈玉桥也很兴奋,一边走一边问我:“小树,夜市是不就是肩担摆摊贩卖干鲜糖豆零物的地方?”
我想了想,说:“差不多,据说清朝已经有夜市了,还挺普遍。但是您肯定没见过我们这里的夜市,有各种小吃、喝的,有啤酒!”
“老蒙,师父那个年代有啤酒了吗?”我问蒙星宇。
“应该还没有呢,啤酒是1860年才开始传进来的。”这老蒙,懂得就是多。
“啤酒?是一种酒?”陈玉桥的好奇心被彻底挑起来。
“走吧,师父,到了你就知道了,不但可以知道,你还可以尝尝。”我拉着陈玉桥加快了脚步。
我们去的夜市其实是学校后巷的一条小街,照比正宗的夜市小了很多,但是吃喝却不少。
有大签子串的大羊肉串、电烤鱿鱼、油炸臭豆腐、炒焖子,还有什么炸鸡腿、麻辣小海鲜、小龙虾......应有尽有。
陈玉桥看的很仔细,一边看一边提问,他能看懂食材,但是不知道这个做法出来的是什么名字,我解释了以后,他不停的说:“现代真好啊、真好!”
比如鱿鱼,他说他们那个时候叫做“海味八样”,也被列入了御膳,但是却从没见过这样的做法。
我们几个找了一个避风的位置,买了肉串、麻辣烫、鱿鱼,还有好多陈玉桥想要尝尝的食物,还点了啤酒。
“师父,这个就是啤酒,你尝尝,这个东西可以解忧。”我给陈玉桥倒了一杯酒让他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