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木工,学会了。
爷爷的病历,我看到了。
你别哭,我长大了养你。”
春芽的眼泪砸在纸条上,晕开了铅笔的痕迹。
她抬头看向熟睡的妹妹,小雨的睫毛在月光下轻轻颤动,像蝴蝶的翅膀。
她突然想起,爷爷临终前推她上浮木时,嘴唇动了动,但声音被洪水吞没。
现在她终于听清了。
他说的是——“芽,别回头。”
---第十二章 监管记者报道后的第三周,服装厂贴出了新规定:“严禁私藏、夹带任何非生产物料,违者扣发当月工资。”
春芽被调去了包装车间,每天的工作只剩下封箱、贴标签、搬运。
她再也没机会触碰那些童装的内兜,再也没法把照片塞进某个孩子的未来里。
组长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脸上总挂着不耐烦的神情。
有天午休时,她突然坐到春芽旁边,低声说:“我女儿也有个木头娃娃,是你做的吧?”
春芽僵住,手指无意识地摸向口袋——小樟娃娃还在,但已经裂得更厉害了,仿佛随时会碎掉。
组长没等她回答,自顾自地说下去:“她从没说过想我,但每天晚上都抱着那个娃娃睡觉。”
她的声音很轻,像在自言自语。
“我在厂里干了十二年,没回去过几次。”
春芽没说话,只是低头吃饭。
饭盒里的菜已经凉了,油凝成白色的块。
下午,她在封箱时偷偷塞了一张纸条进去,上面只写了一句话:“你妈妈很爱你。”
<---第十三章 照片里的爷爷相亲对象叫陈志强,电子厂的流水线组长,和春芽一样,从小被留在老家。
第二次见面时,他带了一本老相册。
“这是我爸年轻时拍的。”
他翻到其中一页,指着照片角落里的一个模糊身影。
春芽的呼吸停滞了一秒。
照片里,年轻的爷爷站在木匠铺门口,手里拿着半成品的板凳,笑容温和。
那是她从未见过的样子——爷爷的背还没弯,眼睛还没浑浊,蓝布衫还是崭新的。
“你认识他?”
陈志强问。
春芽的指尖轻轻碰了碰照片,喉咙发紧。
“他是我爷爷。”
陈志强愣住了,随后苦笑。
“我爸说,当年村里最好的木匠就是他……后来他病了,没人再能做那么好的板凳了。”
春芽没说话,只是把小樟娃娃放在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