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打招呼,脸上带着职业化的微笑,眼神却平静无波。
这让那些习惯了我“逆来顺受”的人有些不适应。
面对张倩假惺惺的“关心”,我不再愤怒,而是虚与委蛇。
甚至偶尔“请教”她一些无关痛痒的设计问题,满足她的虚荣心,让她放松警惕。
“倩倩,这个图标的配色,你觉得哪个更好?
上次‘星辰项目’你提的那个建议就很有启发。”
我拿着两个方案,故作认真地问。
张倩果然很受用,指点江山般点评了一番。
看向我的眼神更加轻蔑,仿佛在看一个彻底认输的失败者。
她大概以为,我已经彻底被磨平了棱角,接受了现实。
与此同时,我利用工作之余,开始暗中“搞事”。
我知道张倩技术基础薄弱,“星辰项目”后,王总又交给她一个新项目,想让她继续“发光发热”。
我利用对公司项目库的熟悉,匿名地在几个技术论坛上,针对她项目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点,发布了一些“过时”或“有坑”的解决方案。
果然,没过多久,就听说张倩的项目进展不顺,遇到了瓶颈。
被王总叫去办公室训了几次话。
看着她焦头烂额、强装镇定的样子。
我心中升起一丝冰冷的快意。
这只是开胃小菜。
我还利用午休时间,假装无意地在茶水间和几个不同部门、相对正直但没什么背景的同事聊天。
看似闲谈,实则巧妙地透露一些“星辰项目”中“不为人知”的细节。
比如我曾经为了某个算法熬了多少夜。
比如最终方案提交前夜我还在通宵调试……流言蜚语是最伤人的武器。
我不需要指名道姓,只需要埋下怀疑的种子。
当真相揭开的那一天,这些种子就会生根发芽,成为压垮骆驼的稻草。
李姐偶尔会找我,询问进展。
我只选择性地透露一部分信息,保留了最核心的证据。
和L姐的联盟是相互利用,我必须留有后手。
她似乎也察觉到了我的保留,但并未点破。
只是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看来你已经不需要我教了。
很好。”
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
我在黑暗中磨砺爪牙,耐心等待着狩猎的时刻。
08距离年度大会只剩一周。
公司的气氛变得有些微妙。
关于“星辰项目”归属的窃窃私语,开始在私下流传。
虽然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