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来“老斯,嫩是从城里来的吗?”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怯生生的看着问道。
“是啊,我从贵阳来的贵阳有高楼吗?”
一个男孩插嘴问道。
“有啊,贵阳有很高的楼,晚上灯火通明,像星星落在了地上。”
我回答道。
孩子们发出了惊叹声,眼里满是向往,我突然意识到,对这些生长在山沟里的孩子来说,贵阳这样的大城市,无疑是另一个世界。
第三节:第一堂课随着回答完了孩子们的问题之后,第一道上课的声音响了,并不是铃声,而是传统的手工打铃声-平口锄。
听到上课的铃声,孩子们也陆续的到位置上坐好,对于第一堂课,我决定先了解一下学生们的水平,当我写下一道简单的数学题时,教室里瞬间鸦雀无声。
“没有人会做吗?”
我疑惑的问。
一个瘦小的女孩举起了手“老师,以前我们的老师只教到了乘法。”
我才知道,原来之前的支教老师只待了三个月就离开了,以至于只教了一些基础,甚至都没有教完。
看着孩子们期待的眼神,我感到了一阵愧疚-刚才我差点因为条件艰苦而打退堂鼓。
那一天下课之后,我独自一个人找到了附近的一个小土坡,坐在那棵枯树下,看着夕阳渐渐褪去,九月的西北也如早晨般,给人带来刺骨之意,我回到我的教师宿舍,躺在床上,听着窗外呼啸的风声,久久不能入眠,手机没有信号,唯一两台的电器便是我高中时期的一个mp3,和大学时买的台相机。
这里几乎听不到世界之外是新闻,只有去到稍微发展好的小镇才有信号。
渐渐的我想起城市里明亮的教室,温暖的公寓,便利的生活超市,躺在床上翻来翻去,想起了一个念头:也许我该申请回去。
第四节:第一次家访第二天清晨,天刚微亮,我被一阵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吵醒,推开门发现几个学生已经在门口等着我,手里端着还冒着热气的馍馍和羊奶。
“老师,妈妈说城里的人,吃不惯我们的饭,这是我妈妈特意给您做的,”昨天那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说着。
我从她手里接过了食物,热气模糊了我视线,虽然馍馍很硬,羊奶还有一股腥味,但是这是我吃过最温暖的早餐。
上课时,我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