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我的名字——林知夏,后面跟着一串数字,一个足以让我呼吸停滞的分数。
全省前十。
周围瞬间炸开了锅。
“卧槽!
林知夏?!”
“她不是……那个抄袭的吗?
怎么可能考这么高?”
“省前十啊!
我们学校多少年没出过了!”
“这分数,清北的计算机系随便挑了吧?”
那些惊叹、质疑、难以置信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我身上,但这一次,它们不再像针一样刺人,反而像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模糊而不真切。
我默默转身,挤出人群,拿出手机,看到了班级群里已经刷屏的消息。
有人艾特了我,附上了官方发布的分数段截图。
下面紧跟着的是关于陆远的讨论。
“陆远考得怎么样?
他不是说稳了吗?”
“好像……刚过一本线没多少,离他想去的学校差远了。”
“不会吧?
他平时成绩不是挺好的吗?”
“谁知道呢,可能关键时候掉链子了吧。”
我关掉手机,脸上没什么表情。
代码不会骗人,考试分数也不会。
那些虚假的荣光,终究会在现实面前褪色。
很快,有本地媒体的记者联系了学校,想要采访我这个“逆袭”的典型。
学校自然乐见其成,安排了时间和地点。
采访在一个小会议室进行,记者是个年轻的女孩,笑容很甜,问题也很公式化。
问到学习方法,问到心态调整,我都一一简单带过。
最后,她看着我的眼睛,带着一丝好奇问道:“林同学,很多人都说你的成功像一个奇迹,能走到今天,你觉得最重要的秘诀是什么?”
我看着她,想起了那间压抑的学生会办公室,想起了陆远轻蔑的眼神,想起了母亲惊恐的哀求。
“秘诀谈不上,”我声音平静,“只是明白了一个道理。”
“什么道理?”
记者追问。
我微微勾了下嘴角,眼神却没有任何笑意:“代码不会骗人,但人会。”
记者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似乎没料到我会给出这样的答案。
她张了张嘴,想再问点什么,最终还是合上了。
毕业典礼那天,天气很好,阳光灿烂得有些刺眼。
礼堂里坐满了穿着校服的学生和家长,空气中漂浮着离别的伤感和对未来的憧憬。
校长在台上说着冗长又煽情的告别词,我坐在下面,有些昏昏欲睡。
典礼结束,人群像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