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御驾亲征。
而他清楚地知道,御驾亲征之路,布满了重重陷阱与危机,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自己在蜀汉时,诸葛亮北伐何等谨慎,可即便如此,仍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大业。
如今这朱祁镇若草率出征,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想到这里,刘禅不禁打了个寒颤,额头上冷汗涔涔而下。
2 初理朝纲刘禅强装镇定,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出乾清宫。
清晨的阳光洒落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侍从们如同影子一般,恭敬且无声地跟随在他身后。
刘禅微微仰头,尽量模仿着记忆中皇帝该有的威严姿态,可内心却如翻江倒海般紧张。
沿着长长的宫道前行,刘禅的思绪纷乱如麻。
他深知,即将面对的朝堂,是一场没有硝烟却凶险万分的战场。
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命运的刀刃上。
终于,他踏入朝堂。
大臣们早已分列两旁,见他进来,纷纷跪地行礼,高呼“万岁”。
刘禅登上龙椅,目光扫过众人。
只见以王振为首的一派,神色激昂,似乎胜券在握;而于谦那一方,则表情凝重,透着忧虑。
王振率先出列,拱手作揖,声音洪亮:“陛下,瓦剌猖獗,边境告急。
此时陛下若御驾亲征,必能鼓舞我军士气,如同当年成祖皇帝北征一般,一举击溃瓦剌,扬我大明国威!”
他言辞慷慨,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
于谦紧接着跨出一步,一脸严肃,躬身说道:“陛下,万万不可。
陛下乃一国之君,身负天下重任,怎能轻易涉险?
派遣得力将领出征,同样可保边境安宁。
陛下若亲征,万一有个闪失,国家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啊!”
于谦的话语,如重锤般敲击在众人心中。
大臣们纷纷附和,分成两派,各执一词,争论声在朝堂上此起彼伏。
刘禅坐在龙椅上,表面上神色镇定,内心却在快速盘算着。
他想起蜀汉灭亡的惨痛教训,深知冲动行事的后果。
许久,他缓缓抬起手,示意众人安静。
刘禅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众爱卿所言,皆有道理。
但御驾亲征之事,关乎国运,不可仓促决定。
朕需再细细思量,权衡利弊。”
大臣们听闻,皆是一愣。
平日里冲动的朱祁镇,今日竟如此慎重,这让他们颇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