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非必要?”
他挑眉。
我指着他的手环:“比如那个,睡觉能监测心率的塑料圈——你今天睡得好么?”
他愣了两秒:“……昨晚没带,没数据。”
我耸耸肩:“这就是问题。”
我们已经习惯了用钱换来的一堆仪式感,却忘了最基本的生活方式本身就是完整的。
从那一刻开始,我写下了“极限存钱挑战”计划:第一条:三十天不点外卖。
自己做饭,哪怕是白粥配咸菜。
第二条:不买任何“重复功能”的东西。
已有牙刷就不买电动的,有电饭锅就不买气炸锅,有手就别买自动挠痒神器。
第三条:拒绝任何带“限时/最后机会”字眼的促销。
他们催你买的越急,说明你越不需要。
第四条:取消所有自动续费。
健身房你一个月没去过一次,会员续个寂寞。
第五条:关掉所有推送。
真正想要的,不需要被提醒。
我把这些写在墙上,还画了一个空格表格,每坚持一天就打个勾。
第一天,我去公司带了饭。
室友点了外卖香气四溢,我咬着冷饭默默看他吃完。
第二天,我拒绝了平台的9.9元洗发水诱惑。
那瓶洗发水我用了一年都没用完,现在又来推我买新的,怕不是看我太清醒了。
第三天,我打开短视频APP,本来想看点娱乐解压,结果推荐全是:“你和同龄人差在哪?”
“年入百万的人都在偷偷买这几样东西!”
“不投资就是坐等通胀吃掉你!”
我终于明白了一件事:他们不是在卖东西,是在贩卖“焦虑感”本身。
我忍不住发了条短视频——画面是我吃着白粥、穿着旧衣服、刷牙还用三个月前快用完的牙膏。
配音就一句话:“你以为不买东西很难?
我现在就活给你看。”
然后关掉手机,睡觉。
第二天醒来,我愣住了。
视频竟然爆了。
几万条点赞,几千条评论。
——“我一直想试试,就是没勇气。”
——“太真实了,我也是每个月都光得一干二净。”
——“哥,你说怎么活,我跟你一起。”
我盯着那条评论看了很久。
“你说怎么活,我跟你一起。”
我忽然觉得有些东西,开始变了。
这一次,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在反抗。
4 互助生活的开始“谁有洗洁精?
我拿两卷厕纸换。”
这是我发起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