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老人。
不知情的旁人目睹这一幕,难免会心生恻隐。
而警察,即便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面对这样一个撒泼耍赖的老人,也只能依照既定程序进行调解和警告,实在难以采取更为强硬的措施。
毕竟,在社会的固有观念里,对待老人总是要多几分宽容与耐心,仿佛老人这一身份,便是他们肆意妄为的“保护伞”。
法律虽已明确判决陈梅胜诉,然而执行的道路却布满荆棘,困难重重。
执行局的工作人员多次严肃上门执行,李翠芬却像一个彻头彻尾的泼皮无赖,以各种令人匪夷所思的方式抗拒执行。
有时,她会突然躺在地上,如同一滩烂泥般撒泼打滚,嘴里大声叫嚷着自己身体不好,被执行局的人吓得心脏病都快要犯了,那模样仿佛下一秒便会一命呜呼;有时,她则会堵在门口,像个疯狂的悍妇般破口大骂,污言秽语如滔滔江水般倾泻而出,让执行局的工作人员根本难以正常开展工作。
工作人员们无奈地摇头叹息,他们深知老人身份的特殊性,不能采取过于激烈的手段,只能一遍又一遍地苦口婆心地劝说,可李翠芬却始终油盐不进。
社会调解机构也积极介入了此事。
调解员们怀着一片热忱之心,苦口婆心地对李翠芬进行劝解,试图用温暖与理智唤醒她心中那早已被贪婪与偏执深埋的一丝亲情与理智。
然而,李翠芬却宛如一块顽石,对调解员的话语充耳不闻,依旧我行我素,丝毫没有改变的意思。
不仅如此,她甚至还变本加厉地指责调解员们偏袒陈梅,一口咬定他们是收了陈梅的好处才来劝她,那副蛮不讲理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
在这个漫长而煎熬的过程中,周围的人都抱着一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心态,生怕得罪李翠芬这个难缠的老人。
大家纷纷当起了和事佬,不管不顾事情的真相与法律的公正,纷纷劝陈梅忍一忍,说毕竟血浓于水,李翠芬是她的母亲,没必要把关系闹得太僵。
哪怕法律已经给出了清晰公正的裁决,可这些和事佬们依旧觉得,亲情应该凌驾于法律之上,一味地要求陈梅做出更多的让步。
他们看似好心的劝解,实则是对陈梅痛苦的无视与践踏。
陈梅看着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