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不易察觉的光亮,我心头百感交集。
五年时光,倏忽而过。
萧行珩拔高了许多,眉眼褪去稚气,显出几分少年清俊的轮廓。
性子却愈发沉静,对我更是全然的依赖。
每日晨昏定省从不落下,温顺地偎在我身边读书写字,夜里总要听我讲完一段故事才肯阖眼睡去。
有时对上他那双黑白分明、澄澈见底的眼眸,我那颗因轮回而早已坚硬冰冷的心,仿佛也被这日复一日的孺慕暖意,悄然焐软了一角。
至少此刻,这孩子的心是向着我的。
宫墙之外,风云变幻。
皇帝萧渊愈发沉迷于炼丹求道,几乎将所有朝政都丢给了摄政王萧玦。
萧玦权柄日重,朝野上下,只闻摄政王令,不见天子踪影。
他也因此愈发忙碌了。
边关又传来警讯,还是那个老对手,郢国。
萧玦披甲执锐,准备再次出征。
这是他打了无数次的仗,敌军的每一步动向,每一场战役的胜负,都早已深深刻印在他脑海。
临行前夜,他依例潜入我宫中。
“放心,”他握住我的手,指腹粗粝,“最多半年,我必凯旋。”
我却反手拉住他:“郢国不足为患,但此战不必赶尽杀绝。
留些余地,保存实力,将来或许有大用处。”
前几世的轮回告诉我,这一战虽胜,却会让萧玦麾下精锐折损不少,得不偿失。
他深深凝视我片刻,眸光复杂,最终还是沉声应下:“听你的。”
萧玦离京不过三月,宫中却毫无预兆地传出一个消息——皇后薨逝了。
我握着茶盏的手微微一顿,算算日子,竟比前几世早了整整两年。
坤宁宫一夜间白幡招展,后位骤然空悬,那些沉寂已久的心思,又开始在暗处蠢蠢欲动。
4坤宁宫的丧钟余音未散,皇帝就大封后宫,我被晋为慧妃。
太后一纸懿旨,又把年仅四岁的灵玉公主被送入长信宫。
出乎我意料,萧灵玉生得如琢如磨,不过几日便“哥哥”长“哥哥”短地黏着萧行珩不放。
萧行珩对她却极尽包容,教她识字写诗,陪她折纸放鸢,眼角眉梢流露出我从未见过的柔软。
不过两日光景,德妃便寻上门来,口称看望公主。
她身着织金缠枝莲宫装,灿烂得刺目。
“慧妃妹妹,这料子是前几日陛下赐的,据说是西域进贡,一匹千金难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