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对着干,不是大吵大闹,而是用一种沉默的倔强。
有一回,弟弟吵着要新书包,奶奶让我把我的让给他。
我那书包是妈妈攒钱买的,才用了半年,我死活不肯。
奶奶瞪着我,声音拔高了:“你咋这么不懂事?
他还小,你大姐让着他点!”
我咬着牙,低声说:“凭什么总是我让?”
这话一出口,空气好像凝住了。
奶奶愣了一下,拍着桌子站起来:“你再说一遍!”
我没再说,可也没松手,最后还是妈妈出来打圆场,弟弟才没拿到我的书包。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心里乱糟糟的,既觉得解气,又有点害怕。
我开始明白,奶奶的偏心不是一天两天能改的。
她总说“男孩子是根,女孩子是叶”,这话从她嘴里说出来,像铁板钉钉,没商量的余地。
可我越听越不服,我不是叶子,我有自己的根,我也要长成大树。
上了初三,我更努力读书,每天熬夜到十一二点,桌上的台灯成了我最好的伙伴。
我想证明给她看,女孩子也能有出息,不是她想的“早晚嫁出去”。
可证明归证明,我跟奶奶的冲突也越来越多。
有一次,她让我周末别去补习班,留在家帮弟弟写作业。
我气得直接顶回去:“他的作业凭什么我写?
我还要考试呢!”
奶奶的脸一下子沉下来,指着我说:“你这丫头,越大越没规矩,女孩子计较那么多干啥?”
我没忍住,回了一句:“那您凭什么总计较我是女孩子?”
这话像把刀,捅破了我们之间的那层窗户纸。
她气得说不出话,爸妈赶紧把我拉回房间,让我别再说了。
那晚,我坐在书桌前,眼泪掉在课本上,心里既委屈又后悔。
吵归吵,我慢慢也看出点门道。
奶奶的偏心,不是故意跟我过不去,而是她脑子里那套老观念在作怪。
她常提起她年轻时的苦日子,说村里没儿子的人家连地都分不到。
她生了爸爸,才算在爷爷家站稳脚跟。
从那以后,她就把男孩子当成命根子,女孩子在她眼里,就像路边的野花,开得再好也留不住。
我听妈妈说过,奶奶年轻时也疼过两个姑姑,可姑姑们嫁出去后,逢年过节都不回来,她心里落了空,就更觉得“养女儿没用”。
这些话,我听的时候半信半疑,可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