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次,都无功而返,甚至有一次差点触发了警报。
我意识到,强攻不可取。
我需要更迂回的策略。
我开始研究浩天集团的组织架构、业务往来、供应商信息。
我像一个商业间谍,从公开的招标信息、新闻报道、员工的社交媒体抱怨中,寻找着可能的突破口。
突破口出现在一个不起眼的供应商身上。
这是一家给浩天集团提供建筑材料的小公司,老板似乎和周浩的父亲关系匪浅。
我发现这家小公司的网络安全极其薄弱,几乎不设防。
这是一个完美的跳板。
这一次,我轻而易举地进入了这家供应商的内部系统。
在杂乱的文件和邮件中,我耐心地翻找着。
终于,在一个加密的文件夹里,我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东西——几份被标记为“内部往来,阅后即焚”的邮件,以及一些金额巨大、名目模糊的转账记录。
邮件的内容,隐晦地提到了“回扣”、“打点”、“税务规避”等字眼,收件人指向了浩天集团的一位副总,而这位副总,正是周浩的叔叔!
转账记录的时间,也与浩天集团几个大项目的启动时间高度吻合。
我的心脏狂跳起来。
偷税漏税!
商业贿赂!
这绝对是重磅炸弹!
我小心翼翼地复制了所有相关文件,清除了我的访问痕迹,然后悄无声息地退了出来。
我终于拥有了足以撼动周浩家族根基的武器!
但我没有立刻行动。
我知道,时机还未成熟。
这些证据虽然有力,但还需要更周密的计划,才能确保一击致命,并且不暴露我自己。
我将目光转向了另一个人——当初那个收受周浩家长贿赂,并“找到”我作弊证据的教导主任,王立山。
4扳倒王立山,比我想象中要容易,也更让我感到恶心。
王立山是个典型的老油条,表面道貌岸然,私下里却贪婪无比。
我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通过社交工程的手段,获取了他常用邮箱的密码,简直毫无防备。
邮箱里简直是个宝库。
除了和周浩父亲助理之间关于“处理好高哲的事情,事后必有重谢”的暧昧邮件往来,我还发现了他和其他学生家长之间数不清的“红包”记录,小到几百块的购物卡,大到上万的现金。
更让我震惊的是,他还和一个年轻的女老师保持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