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店铺,向商家们推销。
可大多数人一听是乡下收破烂改造来的,都满脸怀疑,连连摇头。
“你们这质量能行?
看着花里胡哨,中看不中用吧。”
一个批发商拿着我改造的旧木凳,一脸嫌弃地说。
我心里委屈,却还得耐心解释:“您放心,我们用的材料都是精挑细选,质量有保障,而且价格实惠,比买全新的划算多了。”
好说歹说,人家才勉强答应先进一点货试试。
眼瞅着基地慢慢有了起色,可资金又紧张起来。
购买原材料、支付工人工资、设备维护……处处都得花钱,投资的钱已经花得差不多了,新的订单又还没回款。
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四处找银行贷款,可银行要求提供各种复杂的担保和手续,一时半会儿根本办不下来。
正在我焦头烂额的时候,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之前合作过的那个收藏家打来的。
他说他有个朋友对我的旧物改造很感兴趣,想和我见个面聊聊合作的事儿。
我一听,心里燃起一丝希望,难道转机来了?
柳暗花明挂了收藏家的电话,我心里既兴奋又忐忑,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却又不确定它能否照亮我前行的路。
约定见面那天,我早早起身,精心整理了一番,带着精心准备的项目资料和改造样品,前往约定的地点。
到了那家咖啡馆,我一眼就认出了收藏家,他身旁坐着一位穿着干练的中年女士,眼神中透着精明与果断。
经介绍,我得知她是一家连锁家居店的采购负责人,王总。
“林先生,我听老朋友说你在乡下做旧物改造,很有创意,我对这方面挺感兴趣,你详细说说。”
王总开门见山地说道。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我的创业经历、基地的运作模式以及对未来的规划,一边说一边展示带来的样品。
王总听得很认真,时不时提出一些犀利的问题,我都尽力作答。
“这些改造后的旧物确实别具一格,可你们的产量和供货稳定性能保证吗?”
王总皱着眉头问道。
这正是我最担心的问题,目前基地刚起步,设备和人力有限,要大规模稳定供货确实有难度。
但我不能退缩,于是坚定地说:“王总,我知道现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