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锈栏杆发出吱呀声,穿校服的男生双腿垂在栏外,脚尖始终离地面三厘米。
跑到第二圈时,影子们开始同步摆动双臂,最矮的影子与我保持三步距离,它的“脚踝”处拖曳着细长的灰痕,凑近能闻到浓重的粉笔味。
终点处的女生递来的矿泉水瓶盖已被拧开,瓶壁上凝着水珠,在她指尖汇成“7”的形状:“去年校运会,高三的学长被影子追上,第二天他的运动鞋里倒出半公斤粉笔灰,每粒灰上都刻着‘第七道’。”
她说话时,后颈的头发被风吹开,露出三道缝合疤痕,像极了粉笔断成三截的模样。
规则:1 图书馆三楼禁书区挂着铜铃,取书时铃响三声内必须放回,超过三声则需在当晚十点前“吞书”——将书页嚼碎咽下,不可吐渣。
2 禁书区书架第三排第七本《校史沿革》内藏着陈月如的成绩单,她1998年所有科目均为7分,批注写着“该生能看见黑板后的东西”。
木质楼梯在三楼拐角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禁书区的木门上挂着拳头大的铜铃,铃舌是半截粉笔。
我伸手取《校史沿革》时,铜铃突然“叮当——叮当——叮当——当”响了四声,最后一声尾音拖得极长,像粉笔在黑板上打滑。
书页间掉出的成绩单边缘焦黑,陈月如的照片上,她的眼睛被红笔圈住,瞳孔里隐约有粉笔灰在流动。
更下方夹着张字条,用修正液涂了又涂:“七人小组在霜降夜打开第三间教室,他们用粉笔在黑板上写自己的名字,第一个写完的人——”字迹在此处被撕裂,露出背面的血印:“会被黑板吃掉。”
当晚九点,宿舍床脚的“陈月如”三个字开始渗血,床头柜上的《校史沿革》突然翻开,书页自动指向1998年大事记:“9月9日霜降,高二(3)班七名学生集体失踪,次日黑板上出现七道粉笔痕,每道痕里嵌着人的睫毛。”
规则: 1 宿舍103室的铁架床床脚刻着“陈月如”,午夜十二点后禁止回应敲门声,除非对方说“借你的橡皮用用”。
2 若开门,需将草莓橡皮(仅限粉色)递出,不可直视对方的手,三秒内必须关门,否则会被“借走眼睛”。
铁床的锈迹在月光下泛着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