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
这位我曾经无比信任的“资深编辑”不仅在编辑我的文章,同时还在编辑我的人生。
原来那份“执行方案”并非老陈一人所为,而是他和老K共同策划的。
老K负责利用平台资源和商业关系施压,老陈负责执行具体的“脏活”,包括提供我的隐私信息,引导舆论,甚至这次的黑客攻击。
聊天记录里,他们冷酷地讨论着如何榨干李薇最后的价值。
如何扶植下一个听话的写手。
如何瓜分我可能带来的版权收益……老陈在聊天中表现出的,不仅是嫉妒和贪婪,更有一种病态的掌控欲和报复快感。
他甚至向老K炫耀,自己是如何利用我对他的信任,一步步将我引入陷阱的。
“她太自信了,以为自己看透了人性,却不知道自己才是最好操纵的那个。”
这是老陈的原话。
看着这些文字,我气得浑身发抖,但心底深处,却涌起一股奇异的平静。
所有的谜团都解开了。
这不是一次单纯的个人背叛,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商业阴谋。
这份聊天记录,是铁证。
足以将老陈和老K彻底钉死。
但我没有立刻将这份证据公之于众。
那样太便宜他们了。
我要用我的方式,给他们一个最“体面”的结局。
我回到家,开始构思《窥视者》的最终章。
故事里,林岚通过一系列巧妙的反击,终于锁定了“窥视者”老周。
并发现了他背后更大的靠山,出版社的副总“孔先生”。
林岚没有选择直接曝光,而是写了一篇“纪实小说”。
他将老周和孔先生的阴谋,以及他们过去坑害其他作者的斑斑劣迹,都用化名和艺术加工的方式,写了出来。
这篇小说,成为了引爆一切的导火索。
读者们根据文中的线索,开始自发地进行“人肉搜索”。
很快就将矛头指向了现实中的老周和孔先生。
出版社内部也掀起了轩然大波,其他被坑害过的作者纷纷站出来发声。
最终,老周身败名裂,孔先生也被迫引咎辞职,接受调查。
我将《窥视者》的最终章,写得酣畅淋漓,充满了戏剧张力和智斗的快感。
每一个细节,都影射着老陈和老K的所作所为。
文章的最后,林岚站在阳光下。
看着阴霾散去,但眼神中却多了一丝复杂和疲惫。
在发布最终章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