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子拱手行礼,笑容温和而谦逊。
他的声音清澈而动听,如同山间的清泉流淌。
“不知小姐可否告知芳名?”
林月娘脸颊微微一热,心中涌起一丝慌乱。
她正欲回答,表姐已挡在她身前,警惕地说道:“这位公子,我家妹妹尚未出阁,不便告知姓名。”
表姐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悦,眼神中充满了防备。
李文会并不恼怒,反而彬彬有礼地退后一步,微笑着说道:“是在下唐突了。
只是听闻小姐续词精妙,忍不住想请教一二。”
他从袖中取出一把折扇,缓缓展开,扇面上露出他自己题的诗句。
那字迹挺拔有力,刚劲中透着一股灵动,诗风清峻,意境深远。
“不知小姐可愿点评拙作?”
林月娘从表姐身后悄悄望去,眼中流露出一丝好奇。
她微微探出身,仔细地看着扇面上的诗句,口中不禁轻声念出其中两句:“‘江山有待才人出,天地无私草木春。
’好气象!”
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赞叹,眼神中闪烁着光芒。
李文会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没想到眼前这位看似柔弱的女子,竟能如此懂诗。
“小姐懂诗!”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兴奋和激动,仿佛遇到了知己。
就这样,在元宵灯火的映照下,两个年轻人的命运悄然交织。
那一晚,他们在灯楼下谈诗论词,从唐诗宋词到汉赋元曲,从诗词的格律到意境的营造,他们无所不谈。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直到宵禁的鼓声响起,他们才依依惜别。
临别时,李文会将那把题诗的折扇赠予林月娘,眼神中充满了不舍。
“这把折扇,就当是今日相遇的纪念。”
他轻声说道。
林月娘犹豫了一下,解下腰间一枚绣着兰花的香囊回赠,“这香囊,也请公子收下。”
她的声音轻柔而羞涩。
“请问小姐家住何处?
改日可否登门拜访?”
李文会接过香囊时,指尖不经意触到她的掌心,两人都像被火烫到一般迅速缩回手。
林月娘的脸颊顿时红透了,如同熟透的苹果。
林月娘低头轻声道:“家父是国子监博士林昀,住在清河坊...”话未说完,就被匆匆赶来的家人拉走了。
她回头望了一眼李文会,眼中满是眷恋。
望着她离去的背影,李文会将香囊紧紧握在手中,那上面还残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