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杨无名赵淮的其他类型小说《望江楼前文+后续》,由网络作家“杨思忆”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第一章榜眼榜眼杨无名坐在高头大马上,跟在状元郎的身后。杨无名自言来自偏远的小城镇,自小无父无母,由养母将他抚养成人。他原本没有名字,只跟了养母的姓氏。为着进京赶考,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无名”,却一朝金榜题名,成了榜眼。这一年,他十九岁。状元郎名叫赵淮,比杨无名大了一岁,是京都的权贵子弟。父亲是礼部尚书,太子太傅是他伯父,他母亲又是当朝皇后的姑叔表姐,可谓是富贵满门。状元郎回头斜睨了一眼跟在身后的榜眼和探花,毫不掩饰神情里的鄙夷之色。探花徐绅听闻是京郊人,虽在京都长大,却也没什么来头。性子似乎也是怯懦得很,教状元看了一眼,竟像刺了眼似的把头深深埋了下去。三甲游街之后,觐见皇帝陛下。皇帝陛下是个迂腐脑袋,听了百官唱颂词,又听了一些官员对...
《望江楼前文+后续》精彩片段
第一章 榜眼榜眼杨无名坐在高头大马上,跟在状元郎的身后。
杨无名自言来自偏远的小城镇,自小无父无母,由养母将他抚养成人。
他原本没有名字,只跟了养母的姓氏。
为着进京赶考,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无名”,却一朝金榜题名,成了榜眼。
这一年,他十九岁。
状元郎名叫赵淮,比杨无名大了一岁,是京都的权贵子弟。
父亲是礼部尚书,太子太傅是他伯父,他母亲又是当朝皇后的姑叔表姐,可谓是富贵满门。
状元郎回头斜睨了一眼跟在身后的榜眼和探花,毫不掩饰神情里的鄙夷之色。
探花徐绅听闻是京郊人,虽在京都长大,却也没什么来头。
性子似乎也是怯懦得很,教状元看了一眼,竟像刺了眼似的把头深深埋了下去。
三甲游街之后,觐见皇帝陛下。
皇帝陛下是个迂腐脑袋,听了百官唱颂词,又听了一些官员对状元的吹捧,于是龙颜大悦地破例封状元做了礼部员外郎。
榜眼和探花皆被一笔带过,榜眼封了翰林院修撰,探花封了翰林院编修。
杨无名低着头翻了个白眼,心想,礼部都姓了赵,状元这官当的可真是明明白白了。
驸马不能为官,赵淮本就没有娶皇家女的念头,封官之后很快就与御史大夫家递了聘书,要娶人家的嫡长女为妻。
说起来,杨无名有个同乡的青梅竹马,名叫裘玉湖。
玉湖比杨无名小三岁,从小就和杨无名一起玩玩闹闹,后来杨无名一心读书,玉湖就绣了跟多荷包拿到集市去卖,换了钱给杨无名买书。
杨无名家贫,心里承了玉湖的恩,只盼着金榜题名之后,带玉湖到京城过好日子。
玉湖家里还有个长姐,名叫裘冰心。
冰心姑娘是当地有名的美人,年过十八尚未婚配,媒人险些都要踏破了她家的门槛,可是冰心谁也看不上,甚至将当地的权贵也拒之门外。
爹妈不愿委屈了她,也就由着她去了。
杨无名本想在翰林院稳定下来便向玉湖下聘书,又觉得刚刚做了官,甚至还买不起像样的聘礼,便决定先努力攒钱,一定要给玉湖妹妹买最好的首饰和胭脂。
春闱过后,匆匆过了一个夏天,赵淮的大婚定在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
搬到御史王大人家里的聘礼足足拉了三车,堆满
刺破心口,死的时候身上还穿着大红的嫁衣。
仵作验明,确是自戕而死,于是以兵部侍郎第七房妾室的身份下葬。
“贱妾不识抬举,劳烦各位大人前来。”
兵部侍郎意味深长地看着杨无名。
人命贱如草。
杨无名心想,我可还有脸面再见玉湖姑娘?
只求她能平安一生。
现下已经害死了她的姐姐,绝不能再害了她的性命。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杨无名娶丞相次女为妻。
这一年,杨无名二十一岁。
丞相大人果然没有食言,春节之后,杨无名就被升为了礼部员外郎,到入秋的时候升作了礼部郎中。
又一年秋天的时候,杨无名的妻子临盆,生下一个健康的男孩。
在孩子满月的时候,礼部尚书告老还乡,于是侍郎升作了尚书,杨无名升作了侍郎。
齐王几次到侍郎府,劝慰杨无名可以将玉湖姑娘收入房中作妾,丞相大人必不会介怀。
作妾吗?
当初的承诺,是要人家给自己作妾吗?
况且,是我害死了她的姐姐,她恨不恨我呢?
她现在可有另外的意中人?
在暮冬的时候,杨无名给玉湖姑娘写了一封长长的信,把自己这些年不得已的苦衷通通写了下来。
写完之后,用蜡仔细地封好,却忽然一下子怔住了。
不得已的苦衷吗?
我今年二十三岁,已官拜侍郎,有妻有子,我有何脸面对玉湖姑娘去谈我不得已的苦衷?
于是,他将信丢在火盆里烧为灰烬。
第四章 等迎春花开起来的时候,已经是裘玉湖等过的第五个年头了。
这五年以来,她几乎没有一天不登上望江楼,眺望有没有京都来的人,给她送来聘礼和花轿。
冰心姐姐去京都已三年了,杳无音讯,不知一切可好?
她还记得姐姐离开的那天,姐姐哭着对她说:“我爱慕京都的权贵,便嫁了,如同我爱护你。
如今我去京都享福了,往后你要好好照顾自己。”
她很想念冰心姐姐,也很想念杨无名。
不知无名哥哥在京都可曾见过冰心姐姐?
望江楼下,望的是待御湖。
传闻,皇帝陛下潜龙之时曾来这里查过案子,当日春风和煦,他乘舟而来,在待御湖上抬头一望,望见望江楼上太守的女儿遗世独立,如仙子误落凡尘。
那位太守的女儿被太子带走,成了太子的侧妃,宠冠
东宫。
后来,太子登基,那位侧妃却失了宠,初入宫门,便进了冷宫,从此断送了自己的一生。
如今啊,望江楼下的待御湖水依旧清幽,望江楼上的佳人却要再等多久?
杨无名坐上礼部侍郎的位子,可谓夙兴夜寐,不敢稍有怠惰。
皇帝陛下愈发器重他,他也愈发争气,一应事务都办得稳稳妥妥。
又过了一年,月和公主生了个女儿。
女儿满月的时候,皇帝陛下金口玉言,封了郡主,和杨无名的儿子定下了娃娃亲。
徐绅无事的时候常常来找杨无名喝酒。
“眼下皇帝陛下器重你,齐王殿下也器重你,可你要为以后考虑。”
“太子殿下终究是要做皇帝的。
我是驸马,有公主和贵妃娘娘的势力在背后。
可你呢,你准备怎么办?”
“你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该为你儿子考虑。”
杨无名当然明白徐绅的意思。
徐绅不知是想劝杨无名,还是想劝自己,于是借着多喝了几杯酒,给杨无名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京都有个书生,他小时候很喜欢一个女孩子,可是这个女孩子是个官家女,她爹爹是京城里的大官。”
“书生总是在女孩子家的门外等,等她出来买糖葫芦。
她真的很爱吃糖葫芦。
她还喜欢放风筝,她每次放风筝的时候都笑得那么开心。”
“书生会送给她糖葫芦吃,她起初怯怯的不敢吃,后来和书生熟了,就会在巷口等书生一起玩。
她随手送给书生一把名贵的折扇作为回礼,书生不懂,便收下了。”
“他们一起放风筝,一起捉蝴蝶,一起看河灯,实际上,也没有一起玩很久,就被女孩子的爹爹捉住了。
她爹爹硬说书生偷了他家的珍品折扇,叫人打了书生一顿,把他家赶到京郊去了。”
“她爹爹对书生说,若有朝一日你高中状元,再来打我女儿的主意。”
“书生真的很用功读书,却没有考中状元,而是考了个榜眼。”
“无名,你说,那姑娘还在等书生来娶她吗?”
杨无名却没有喝多酒,叹了口气,问他:“那姑娘姓甚名谁?
是哪家的?”
“她姓慕容,是庶女,乳名叫小微。”
杨无名猛然睁大了眼睛。
满朝文武,唯一姓慕容的,只有大理寺卿家。
杨无名试探着问:“书生因何没有娶那姑娘?
只因为没有考中
一句,皇家的儿子们果然好手段。
事发之后,太子近臣受到了齐王一党的疯狂报复。
下狱的下狱,自裁的自裁。
大理寺卿于家中悬梁的消息传进侍郎府的时候,杨无名明白,齐王的疑心旋即而至。
驸马爷得了消息,甚至顾不上传轿子,便冒着狂风骤雪,一路跌跌撞撞跑到了侍郎府。
徐绅在内院找到倚在坐塌上怔怔出神的杨无名,疯狂摇着他,问他:“人呢?
人呢?”
杨无名指了指卧房。
徐绅用颤抖的手推开门,只见佳人伏在桌上,面色红润,仿佛正在小憩。
他轻声走近,像是怕惊扰了佳人的美梦。
慕容仕微的嘴角溢出黑红色的血渍。
徐绅探了探手,没有鼻息,抓住她的手腕再探,尚有余温,却已没有了脉搏。
徐绅抱着她,哭到京都的风雪都停了,终于放开她。
杨无名听到徐绅说:“小微,我回来了。”
你回来了,可是,太晚了。
杨无名将她以妾室的身份下葬。
一杯毒酒,一口薄棺,便了却了只有一个月的夫妻情分。
侍郎府死了一个小妾,齐王为了安抚杨无名,又赐了两个才貌双全的官家女给他。
杨无名感激涕零,将二人收入房中作妾。
驸马爷又与杨侍郎走得近了。
徐绅恢复了找杨无名喝酒的习惯。
过了正月十五,宫中传来废太子的最后一道圣旨。
太子终究还是没能平冤昭雪。
阳春三月,大将军凯旋归来,将兵权交到了晋王的手中。
五月,晋王的生母升为贵妃,与太子生母平起平坐。
七月,晋王的生母升为皇贵妃。
九月,丞相突然告老还乡,却在回乡的途中暴毙身亡。
丞相之女本已怀胎七月,骤闻噩耗,情绪激荡,早产扔下一女,便出血不止而亡。
杨侍郎给产婆塞了大把的银子,却还是在产婆刚出门便杀人灭了口。
杨无名心想,用银子封口,到底不如死人的嘴来的稳妥。
十二月,大雪压断了侍郎府门前最粗壮的树枝,杨侍郎求娶了晋王的表妹为正妻。
大年初一,二十七岁的杨无名升为礼部尚书,成为满朝最年轻的尚书大人。
“无名,你既选择了晋王,就要当心齐王。”
徐绅每次来找杨无名喝酒的时候,都不忘提醒他一番。
“立新太子,不过是迟早的事了。”
杨尚书满面红光,春风得意。
书。
这一年,杨无名二十岁。
第二章 舞弊案徐绅做了驸马之后,皇帝陛下依然让他在翰林院修书。
徐绅本就不擅长与人打交道,每日只管编书修册,倒也快活自在。
公主本是个刁蛮性子,遇到了唯唯诺诺的驸马,起初砸了几天花瓶,但驸马对公主始终关怀备至,细致体贴,指天发誓绝不娶妾,公主觉得这个呆子实在可爱,就也刁蛮不起来了。
杨无名接手了吏部诸多的事务,不忘多读往日卷宗了解情况,却忽有一日在一份不起眼的卷宗记录上看见了让他心头一紧的一条记载:春闱结束次日,御史于立会见翰林院大学士,调阅了春闱答卷。
这位于御史与礼部尚书的大舅哥乃是亲家,这个人却经手过春闱的答卷。
一个猜想让杨无名觉得脑门发热,于是当晚他就去了公主府拜访驸马爷。
第二日,驸马爷在翰林院调取出春闱的答卷,果然发现唯独少了状元的那一份。
卷宗的管理人员昔日还是驸马爷的上司,现在却跪在地上支支吾吾说不出卷宗因何丢失。
杨无名将此事告知了齐王,齐王的眼睛亮了亮,立刻命人着手彻查。
又过了些时日,在早朝上,齐王“偶然”提起状元才华过人,写得一手锦绣文章,自己向往之极,想向翰林院借阅状元当年科考的文卷与众人同览。
翰林院自然拿不出来。
之后,吏部侍郎“有口无心”地问于御史,可曾看见状元的考卷,可觉得如何?
于御史结结巴巴地答,妙极妙极。
“文章丢了也不妨事,状元郎不是就在这里吗?
不如请状元郎口述当日佳作,好教我等拜赏学习。”
杨无名请愿,皇帝陛下自然准许。
赵淮几番推却,说自己身子不适,改日再念。
杨无名就已知晓,自己的猜测确是对的。
又过了不多时日,京都里开始流传状元舞弊的风言风语。
月和公主跪在养心殿外声泪俱下恳请陛下彻查此事,还驸马爷公道。
于是,舞弊案水落石出,礼部赵家被连根拔起,状元郎在刑部大牢里过了个春节。
春暖花开的时候,皇帝陛下昭告天下,杨无名为状元,驸马徐绅为榜眼。
就在齐王准备为新状元铺设吏部侍郎之路的时候,皇帝陛下随口赐婚杨无名与丞相之女。
新状元似乎很不识抬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