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系统都感到了棘手!
电脑心中一沉。
但他没有慌乱。
系统给出的“稳健策略”建议与他不谋而合。
他按部就班地发展自己的动物园,同时密切关注着北极星的一举一动。
游戏中期,北极星的意图逐渐显露。
他竟然是在玩一种极其罕见的“全赞助商+终局爆发”流!
他几乎放弃了动物园的吸引力增长,将所有资源都投入到打出各种提供终局计分或特殊能力的赞助商卡上,同时利用协会工作人员疯狂抢占地图板块奖励和保育项目分数。
这种打法风险极高,一旦终局爆发受阻,就会一败涂地。
但如果成功,得分将是爆炸性的。
“好大的魄力!”
电脑心中暗惊。
系统立刻给出了应对方案:最优行动建议LV2:检测到对手极端打法。
策略路径A(高风险高收益):全力冲击吸引力轨道,利用中期优势迫使游戏提前结束,阻止对手终局爆发。
策略路径B(中风险中收益):均衡发展,在保育点数上与对手竞争,同时积累反制卡牌,干扰其终局计分。
策略路径C(低风险低收益):放弃吸引力竞争,全力发展保育点数和协会任务,争取在非吸引力轨道上超越对手。
电脑快速分析着三种策略。
策略A太冒险,北极星经验丰富,未必会被他拖入快节奏。
策略C太保守,等于把胜负手完全交给了对手。
“选择策略B!”
电脑做出决定。
他要和北极星在中盘展开缠斗,同时寻找机会破坏他的终局计划。
双方的较量进入白热化。
北极星不断打出各种奇特的赞助商卡,积累着潜在的得分能力。
电脑则针锋相对,利用系统精准的计算抢夺关键的保育项目,派遣协会工作人员卡住地图板块奖励。
LV2的数据分析和对手预测让电脑能够大致推算出北极星可能拥有的终局计分卡类型,并提前做出防范。
然而,北极星的操作实在太过老道和狡猾。
他总能在电脑以为已经限制住他的时候,从意想不到的角度打出一张牌,化解危机,甚至反将一军。
电脑感觉自己的思维加速效果都在飞速消耗。
系统的信息流如同瀑布般刷新,但他知道,光靠系统是不够的。
北极星的打法中,充满了太多“非理性”的、难以被数据量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