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己见,但始终难以达成一致。
几个年轻的同事认为,应该大刀阔斧地对原方案进行重新创作,以满足客户当下的新需求;而一些老员工则担心时间紧迫,大幅度修改可能会导致无法按时完成任务,建议在现有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微调。
双方争论不休,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
苏瑶坐在会议桌的首位,静静地听着大家的发言。
她深知,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但在当前的情况下,必须做出一个既能保证创意质量,又能确保按时交付的决策。
她深吸一口气,开口说道:“大家先冷静一下。
我理解大家的想法,重新创作固然能更好地满足客户的新需求,但时间确实是个大问题。
我们不妨在现有方案的框架内,针对客户重点关注的部分进行优化和创新。
比如,在广告的表现形式上,我们可以引入一些当下流行的元素,同时保持原有的核心创意不变。
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让方案更具吸引力。”
听了苏瑶的分析,团队成员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接下来的几天里,苏瑶带领团队成员日夜奋战。
白天,他们在会议室里反复讨论、修改方案;晚上,苏瑶回到家,等宝宝入睡后,又独自坐在电脑前继续工作,对当天的讨论结果进行梳理和总结。
陆辰看着苏瑶疲惫的身影,心中满是心疼。
他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宝宝和家务的重任,让苏瑶能够安心工作。
然而,困难并没有就此结束。
在方案制作过程中,他们遇到了技术难题。
原本计划在广告中运用的一种新型特效技术,由于团队成员对其掌握不够熟练,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各种问题,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个问题,整个方案的质量将大打折扣。
苏瑶得知情况后,心急如焚。
她四处打听,寻找业内擅长这种技术的专业人士。
经过多方联系,终于找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
专家在了解了项目的具体情况后,提出了一套解决方案,但需要花费一定的费用聘请他来协助团队完成特效部分的制作。
这一额外的费用支出让苏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一方面,她深知这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最佳办法,能够确保方案的质量和创意得以完美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