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参战,而非中央军名义出动,耐人寻味。
<蒋介石心存侥幸,企图避免淞沪会战扩大,只想把战火控制在上海。
就算失去上海也无妨,毕竟东北已经丢了,多一块地少一块地,他不在乎。
因此,他刻意回避使用中央军番号,避免刺激日本人,误以为中央军参战。
桂永清随孔祥照赴英参加加冕典礼,周振强代理指挥。
他率部进驻八字桥,日军舰艇驶入黄浦江,空军炮火猛烈轰击中国阵地后,日军分批乘橡皮艇试图强渡苏州河。
苏州河畔,硝烟弥漫,教导总队按令静默,死寂笼罩着这片战场。
日军误判形势,放松警惕,喜形于色。
江水起伏,前线防线松动,隐蔽在其中的机枪皮划艇暴露无遗。
日军渡江过半,教导总队第三炮兵营猛烈开火,37毫米战防炮和81毫米迫击炮齐射,河面顿时血红一片。
日军不顾伤亡,继续猛攻河滩,发起自杀式冲锋,妄图突破国军防线。
国军毫不畏惧,主动出击,与日军展开白刃战。
淞沪会战日军多来自日本农村,精锐之师,士兵素质、身高、技战术水平在侵华日军中首屈一指。
以往国军与日军肉搏,虽勇敢,但刺杀技法逊色,战场常是一面倒局面。
这次不同,国军战斗力令日军吃惊,双方拼刺刀几乎战成平手,教导总队更将日军逼退至泥泞河滩。
教导总队武器装备不足,制空权也失利,无法将占据火力优势的日军驱赶入江。
胶着战况之下,日军多次猛攻,甚至突破防线,情况危急。
周振强副总队长率队反击,成功击退敌人,然而部队伤亡巨大。
日军使用毒气,战局陷入僵持。
教导总队官兵用湿巾捂住口鼻,顽强抵抗,死守阵地。
随后,装备新型防毒面具的增援部队及时到达,最终稳住了防线。
日军遭遇十九路军顽强抵抗,大感意外。
这支中国军队与以往交战的部队截然不同,军容严整,士兵素质高,装备精良,拥有步枪、手榴弹和捷克式机关枪,弹药充足,更配有炮兵支援。
进攻有条不紊,撤退井然有序,即使局部失利,也未见溃败迹象,被围部队坚守待援,周边部队迅速反击,令日军百思不得其解。
日军惊诧,四处询问侨民,却一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