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本和钢笔就下到二楼了。
办公室里有两张台子,上面的文件夹都是空着的。
随即我就挨个的到各个办公室,只要里面有人,我就挨个自我介绍与他们认识。
“你好!
我姓夏,是新来的行政主管,请问你是......”就这样,我与二楼的“客户信息部”主管以及其员工、“财务部”主管与员工、“外勤部”主管及其部分员工(外勤部绝大多数人都外出到客户地去做维修或保养机器去了)“客服部”主管以及其员工等都分别记录在日记本子上。
营销业务部在市区,也是周一我面试的地方。
我又去了食堂,与那二位阿姨认识了,刚刚领我上三楼的是沈秋芬,另一位是黄阿姨,她俩是老乡,都是湖南人。
接着我又来到一楼,分别与维修车间主管及员工和仓库的二位仓管员等,一一认识了。
这时,有外勤维修人员陆陆续续的返回公司来了。
回来一位维修技术员,我就与他沟通,自我介绍。
这样到吃完饭的时候,大家在食堂十人一桌,自由落座。
每一张桌上放有十个汤匙和碗筷,但筷子是二十双。
我问沈阿姨这是为何?
她说“每个人都要使用公筷”。
“什么是公筷?”
她答道“一双筷子吃饭,另一双筷子夹菜,喝汤必须用勺子舀到自己的碗里”。
“公筷”这是我到南方来学到的第一个招数!
3 改革新风当天晚上,即将公司规章制度通看了一遍,严格说不健全,基本上都是粗线条的,第二天,行政部来了一位年轻女性,她也是这一次招聘的行政文员。
我也让她看了公司规章,并请她草拟需要修改的意见,当天交给我。
我结合文员的草稿以及白天我与几位主管的沟通的记录和我认为需要修改的地方。
我整理出“弘昌公司管理规章汇集”(草案)。
第三天上午我交给了刘总经理,也就是老板。
我与文员将公司大门的左边墙上,开辟一大块地方,作为公告栏。
左边是楼梯,正面是出勤看板以及是打卡钟和考勤卡栏。
当天晚上约8点半钟左右。
老板来了,他请我去宵夜.在座的有公司副总兼营销部主管,也是老板娘。
席间,刘总说:“老夏,(我与他同龄,都是38岁)从明天起,你试用期就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