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姜姩祁珩的其他类型小说《拒绝内卷后,王府上下全慌了姜姩祁珩》,由网络作家“山山不见”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姜家已经出嫁的大姑母听说此事,匆匆赶回娘家。“我家小叔有个儿子,今年十九,长的身强体壮,我从小看着长大的,为人憨厚老实,不如让小麦嫁给他,我也能照顾小麦,大嫂,你看如何?”姜大嫂不敢再为女儿随意定亲了,万一又是个中看不中用的,岂不是害了女儿。“孩子他爹,你怎么看?”姜老大是个憨厚的,半天憋不出一句话,姜余提议道:“不如以走亲戚的名义,把人请家里来见一面,再做打算。”“行。”姜老大点头。春光明媚,姜家几个姑娘和几个大半小子去镇上买东西,小孩子也吵吵着一起去,姜丰套上牛车,拉着兄弟姐妹一起去。姜老太爷在纸上写下要买的东西,姜奶奶在一旁补充几句。“买一斤盐,再要两斤白糖,买两只下蛋的鸡。”姜家媳妇在一旁补充道。“还有我们要扯块布。”姜姩笑...
《拒绝内卷后,王府上下全慌了姜姩祁珩》精彩片段
姜家已经出嫁的大姑母听说此事,匆匆赶回娘家。
“我家小叔有个儿子,今年十九,长的身强体壮,我从小看着长大的,为人憨厚老实,不如让小麦嫁给他,我也能照顾小麦,大嫂,你看如何?”
姜大嫂不敢再为女儿随意定亲了,万一又是个中看不中用的,岂不是害了女儿。
“孩子他爹,你怎么看?”
姜老大是个憨厚的,半天憋不出一句话,姜余提议道:“不如以走亲戚的名义,把人请家里来见一面,再做打算。”
“行。”
姜老大点头。
春光明媚,姜家几个姑娘和几个大半小子去镇上买东西,小孩子也吵吵着一起去,姜丰套上牛车,拉着兄弟姐妹一起去。
姜老太爷在纸上写下要买的东西,姜奶奶在一旁补充几句。
“买一斤盐,再要两斤白糖,买两只下蛋的鸡。”
姜家媳妇在一旁补充道。
“还有我们要扯块布。”
姜姩笑道:“知道啦,保证给各位婶娘们买到称心的花布。”
“奶奶,我想吃肉!”
姜豆和姜芽在一旁吵吵着。
“买买买。”
家里有银子,姜奶奶也大方多了。
“买五斤猪肉。”
姜大姑母目瞪口呆。
“爹,你们发了,怎么买这么多东西?”
姜家人都闭上嘴,姜爷爷咳一声,解释道:“上次你三哥出门打猎,猎到一只稀罕物,卖了一百两银,这不想着给几个孩子们改善一下伙食。”
“一百两!”
姜大姑母惊呆了,她生活在镇上,丈夫是个体面的教书先生,她手中从没有过一百两。
姜家小辈们走后,姜大姑母磨蹭磨蹭的待在母亲房中诉苦。
“娘,您是不知道,女儿在镇上过的也不好,别看女儿穿的体面,那都是充面子的,我夫君一个月也就赚三两,这一家老小哪够吃的,日子过的紧巴巴的。”
姜奶奶一听就知道大女儿打的什么主意,自家有银子,帮帮她也不算过分,就怕儿子和儿媳妇们知道了不乐意。
“我给你二十两银,你千万别让你几个嫂子和弟媳知道。”
“是,我保证!”
姜大姑母万分惊喜,她以为母亲顶多给她五两或十两,没想到一下子给二十两,这一百两银,几房分一分,每房也就分十几两,单她就有二十两。
“娘,还是您疼我!”
姜大姑母眉梢带笑,姜奶奶心虚的避开她,去柜子底下拿钱,她自己养大的闺女她知道,心眼不坏,就是有点贪心虚荣,什么都想和兄弟姐妹们争,她若知道家里有五千两银,非闹个天翻地覆不可。
“给,拿着,这二十两作你的私房钱,自己缺什么就去买。”
姜大姑母接过钱袋,打开一看,里边确实是二十两,收了银子,起身。
“娘,天色不早了,我该走了,明日一早我带我侄子来给你们相看。”
“这就走?”
姜奶奶问。
“不留下陪娘吃个饭再走?”
“不了!”
姜大姑母愁的皱了皱眉。
“我儿子最近总闹着肚子不舒服,离不开我,我回去看看。”
“哦,那你走吧。”
姜奶奶把人送出门,一回屋,姜爷爷问。
“让咱闺女忽悠了多少去?”
“说什么呢!”
姜奶奶坐凳子上补衣裳。
“家里有这么多钱,给闺女一点钱怎么了,别看她在镇上住,日子过的也不好。”
“我有说不让你给了吗?”
姜爷爷叹气。
“不是非要防着闺女,是防闺女身后的婆家,三个闺女,如果她们都知道了,肯定告诉他们婆家,她们婆家人定会逼着闺女来要银子,到时候徒生事端。”
姜奶奶点头。
“我知道,这钱多了反而成了祸。”
姜爷爷道:“我打算用银子买地,多种地屯粮,这世道这么乱,说不定哪天就打起来了,到时候就是有钱也买不到粮食。”
“都听你的。”
姜奶奶顺从道,姜爷爷问。
“家里如今富裕了,你还补那烂衣裳干什么。”
姜奶奶笑一下。
“我穿旧衣裳习惯了,要下地干活,穿不了新衣裳,还是旧衣裳舒服。”
桃源镇。
姜家兄弟姐妹一到镇上,撒欢的往糕点蜜饯铺里钻,姜余最大,管着几个小豆丁。
“大哥,我要吃豆沙馅的糯米团。”
姜粒被姜丰抱在怀里,指着雪白的团子撒娇。
“我看你像个糯米团子!”
姜丰捏捏她的胖脸颊,姜姩笑了笑,买了弟弟妹妹们爱吃的糕点。
买完糕点,几人又去布行给婶娘伯母们扯布料,仅布料就买了三匹,店家还送了一些碎花布头,姜穗和姜小麦欣喜的摆弄着碎花布头。
牛车上推满了买的东西,这时,一匹马冲过来,身后跟着两队官兵,姜余拽着兄弟姐妹们往路边躲去。
一官兵骑在马上高呼。
“钦差大人到此,路人全部回避!”
路边百姓都跪在地上,一辆富丽堂皇的马车缓缓经过,前后都有侍卫相护,待马车走远,姜余拽着兄弟姐妹们赶紧回永安村。
马车内坐的是太子殿下,此去汝阳郡太守府,祁太守携四个儿子在城门口恭候大驾。
太子殿下走下马车,祁太守笑着迎上去。
“臣拜见太子殿下。”
祁家四个儿子跪在父亲身后,太子居高临下的打量他们父子,片刻后,才懒散的笑一声。
“平身。”
“谢太子殿下。”
祁太守起身,依旧垂首弯腰,四个儿子身体板正的立在他身后,个个器宇轩昂,比太子风华更甚。
太子身边的太监伸出兰花指,“放肆!
太子殿下面前,也敢直视!”
祁太守心一紧,回头瞪向四个儿子。
“都低下头。”
祁霁顺从的低下头,祁珩也垂着眸,三子祁墨和祁洵面色不虞,祁珩拽他们一下,两人不情不愿的低下头。
在场众人个个躬腰垂首,衬的太子殿下高高在上。
“祁太守,你这汝阳郡有什么好玩的,孤若玩不尽兴,就治你的罪。”
太子笑着威胁他。
祁太守拱手道:“不知太子喜好哪方面,臣一定尽心安排。”
太子的喜好他早已摸清,却不能自作主张,若安排的处处合他心意,以太子多疑的性子,会以为他监视他,要让他自己说出来,他再装作刚准备好的样子,让他满意。
“孤听说,汝阳郡美人如玉,舞姿如仙,不知孤可不可以见识一下。”
祁太守笑道:“巧了,臣府上有一群舞女,个个貌美如仙,舞姿翩翩。”
太子讥讽。
“看不出来,祁太守还挺会享受。”
祁太守忙跪下,“太子殿下,这些舞女都是可怜的女子,臣只是留她们一个住处,教她们舞艺是想日后谋个出路。”
黄昏时分,姜姩起身,带着弟弟妹妹回家,家里人全围在西厢房屋外。
“怎么了?”
姜姩走过去,姜穗对她道:“三叔从后山带回一个男人,浑身是血,吓死人了,请了村里的大夫在里面治伤呢。”
姜姩脸色煞时一白,爹爹还是把祁太守救回来了。
“姩姩,你怎么了?”
姜穗推了推她。
“要不要让大夫也给你瞧瞧。”
“不用。”
姜姩转身回屋,呆愣愣的坐在铜镜前。
回想前一世,祁太守说要她嫁给祁珩时,她又激动又忐忑,祁珩来接祁太守时,她曾见过一面,乡下人家,哪里见过这么矜贵的公子哥,仅一眼就彻底沦陷了。
那人长的俊美无俦,身姿如松,与生俱来的矜贵,如雪山高岭般清冷,如神祗般孤傲,她始终不敢相信,那么优秀的男人,居然成了她姜姩的丈夫。
姜小麦推门走进来,这是大伯家的闺女,今年十七岁,姜小麦和姜姩姜穗三个姑娘睡一个屋。
家里人口多,每对夫妻一间房,几个小豆丁挤在一间房,没成亲的姜老六和侄子姜丰姜谷挤在一起,谁成了亲,就在边上加盖一间厢房。
姜家有四间北屋,中间一间留作堂屋,其他作卧室用,东西厢各四间房,几个儿子孙子陆陆续续成亲后,各占一间房,三个姑母嫁出去,空出来的房子留给孙子孙女们住了。
姜家入门的左侧方向搭个茅草屋,作为厨房,北屋后边有个小小的偏院,角落里留一块空地种些菜,还养着下蛋的鸡两只,鹅两只。
姜小麦一进门就拿湿帕子擦把脸,转头看向姜姩。
“你怎么了?
有心事?”
“没事。”
姜姩扯了扯嘴角,她想通了,救了就救了吧,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只要她不再答应祁太守为儿子提亲的事,就不会嫁入太守府,上一世的事就让她过去吧。
更何况,她可以趁此机会向祁太守多要些银两,既改善家人的生活,又能斩断这段要人命的救命之恩。
未来皇帝的命,应该值老鼻子钱了。
“小麦姐,我爹救回来的那个人醒了吗?”
姜小麦摇摇头。
“不知道,一个外男,三叔怎么可能让我们姑娘家见到。”
“小麦姐,你说,我爹救了他一条命,他怎么着也得送些银子什么的,感谢我们一下吧。”
姜姩双眼发光,一副财迷样。
姜小麦“啊”一声,摇头。
“三叔不会要别人银子的,他有多正直,你还不清楚。”
姜姩轻咳一声,忽悠她。
“小麦姐,我听人说,救他人性命,就会承担别人的因果,如果我们找他要点钱,断了这份因果,对我们对他都有好处的。”
“有这种说法吗?”
姜小麦一脸困惑。
“有!”
姜姩继续忽悠。
“我爹这就属于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如果我们不要钱,他们就会觉得欠我们恩情,心里始终过意不去,万一他为了报恩,让我们几个姑娘嫁去给他儿子,这不是恩将仇报了吗。”
姜小麦很震惊。
“我们救了他,还要搭上个姑娘,这是报恩还是报仇?”
“我爹救人没错,就怕弄巧成拙。”
姜姩故作忧心忡忡的样。
“不行!”
姜小麦一拍桌子。
“谁知道他儿子是圆是扁,我们救了他,还想让我们家姑娘嫁给他儿子,做什么美梦呢!”
“我这就去找爷爷奶奶说清楚!”
姜小麦起身往外走。
“我和你一起去!”
姜姩整理一下衣裳,随后跟上,她一个人去,人微言轻,长辈们不会当真,多找个人去说,胜算大一些。
姜小麦匆匆忙忙往外走,姜穗与她差点撞上。
“你干什么,急急忙忙的。”
姜小麦拽着姜穗往堂屋走去。
“去找爷爷奶奶说点事。”
姜奶奶坐在堂屋明亮处缝衣裳,三个姑娘来找她,她举起手中的针。
“你们来的正好,这线费老大劲儿也穿不进去。”
姜小麦接过针线,一下就穿上了,“奶奶,我有事和你说。”
“还是小丫头眼力好。”
姜奶奶拿针线划几下鬓发,眯着眼睛缝衣裳。
“说吧,什么事儿。”
“三叔救的那个人醒了吗?”
三个姑娘蹲在她脚边,巴巴的抬头看她。
姜奶奶笑着瞥她们一眼。
“刚醒来,你们大伯去山里打猎了,给他补补身子。”
“我们家对他那么好,他以后会不会恩将仇报?”
“你这孩子说什么呢!。”
姜奶奶看一眼西厢房。
“那个人说会报答我们,我们救人又不图他报答。”
“为什么不图!”
姜小麦轻轻地拽了拽她的衣裳。
“我们可以找他要些银子,这叫拿人钱财,与人消灾。”
她侧头看向姜姩。
“对吧,姩姩。”
“嗯。”
姜姩笑着点头。
“你们三个丫头!”
姜奶奶嫌弃的摆摆手。
“莫让人家听了笑话,我们姜家缺你们吃还是穿了,去去去,一边玩去!”
“奶奶!”
三个姑娘被赶出去。
西厢房,祁太守捂着受伤的胸口从床上坐起来,他外出巡查,路上被仇家追杀,几个护卫也死在路上,他弃马车而逃,一路逃到村庄后山,被上山打猎的农户救回。
若不是这农户相救,他早晚失血过多而亡,家里人失去他的消息,指不定要怎么焦急,得想办法联系上他们。
院子里又飘起炊烟,姜家的老大媳妇在厨房做晚饭,大房的孙媳妇安氏抱着孩子过来。
“娘,怎么你一个人在做饭?
其他婶娘呢?”
老大媳妇回头看一眼儿媳妇怀里的孩子,笑着逗弄几下。
“你二婶娘陪她儿媳妇去走亲戚串门子,你三婶娘和四婶娘去河边洗衣裳,这会儿应该快回了,五婶娘不舒服,在屋里躺着休息会儿。”
安氏翻个白眼。
“什么不舒服,分明就是躲懒,故意把活计都扔给娘干,一大家子的饭,您一个人哪忙的过来。”
老大媳妇笑了笑,没回话,弯着腰往锅里贴粗面饼子,锅中煮着白菜豆腐,咕噜咕噜冒泡泡。
“大伯母,我们也来帮忙。”
姜姩和姜小麦三姐妹走过来,姜姩洗把手,接过她手中的粗面饼子,弯着腰往锅上贴,姜小麦坐下烧火,姜穗笑着把大伯母推出去。
“大伯母回屋休息会儿,今天我们三个做饭。”
“行,把握好火侯,千万别糊了锅。”
“知道了!”
老大媳妇笑着离开厨房。
安氏脸上臊的慌,背后说人坏话,没让三个小姑子听见吧,太丢人了。
“你们忙吧,孩子饿了,我去喂她。”
安氏抱着儿子匆匆离开。
姜老大打猎归来,手里提着四条鱼,两只野兔,一袋板栗,一袋野菜,一进厨房,姜穗笑弯了眼睛。
“哇!
大伯父今日大丰收。”
姜老大特意叮嘱她们。
“这几条鱼分开做,给那位受伤的客人送一条。”
“知道了!”
姜穗接过鱼放盆里,冲院子里的玩耍的姜粒喊道:“小米粒,去把姜丰和姜谷叫来,让他俩来处理这几条鱼和野兔子。”
“好嘞!”
姜粒蹦蹦跳跳的往大哥哥屋里去,姜丰和姜谷一听说有鱼又有兔,从屋里冲出来。
“鱼和兔子在哪儿呢?”
晚饭时,姜老太爷单独给祁太守准备一份晚饭,送进屋里,祁太守连连道谢。
饭后,姜老太爷把几个儿子聚在一起。
“这个人受的是刀伤,身份肯定不简单,此事谁都不要往外说,免得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好生侍候着,等他养好伤,尽快把人送走。”
姜老四心生怯意。
“我们不会被杀人灭口吧?”
“别胡说!”
姜老大训斥他。
姜老四依旧害怕。
“他是刀伤,必定是有仇家,万一顺势找到我们家,那不全完了。”
姜老三拍他肩膀。
“别自己吓自己,不会有事。”
东厢房内,姜姩睡不着,姜小麦和姜穗在她身边睡的呼吸绵长。
姜姩又想起以前的事,祁太守算是个公正又正直的公爹,不会因她农女的身份看不上她,被人欺负时,公爹也会为她说几句公道话。
可是,公爹太忙了,忙着起兵造反,在家的时间很短,大部分时间她都和婆母妯娌在一起,这几个女人......…姜姩头疼的捏捏额头,这辈子她都不想再见到她们。
翌日,晨光熹微,祁太守起床,一开门,看见姜家老太爷坐在屋门口编竹筐。
“老翁,您起的挺早。”
“人老了,觉少。”
姜老太爷手上编着竹筐,抬头对他笑一下。
祁太守搬个小凳子坐他身边看他编竹筐,两人像村口的老大爷般,你一句我一句的闲聊。
姜家的男人们早起下地干活,女人们起床做饭,只有孩子们还在睡觉。
祁太守笑道:“老翁,你好福气,儿子儿媳妇孙子孙女都孝顺又懂事。”
姜老太爷手上编竹筐的动作不停。
“乡下人家都是如此,一家人拧成一股绳,劲儿往一处使,何愁日子过不好,家和,才能万事兴。”
祁太守怔愣住,继而起身,对着老爷子揖一礼。
“老爷子,祁某受教了。”
姜老太爷慌忙起身去扶他。
“使不得,使不得!”
“老翁,你们家救了我一命,又收留我养伤,于情于理我都该对您老人家一拜,老人家放心,祁某日后必有重谢。”
祁太守坚持要拜。
姜姩从屋里出来,打趣道:“我们家救你一命,如果你想感谢,不如给我们家一百两银子,就当作是你的救命钱,这样就扯平了。”
“姩姩!”
姜老太爷沉下脸。
“我们救人不求回报。”
姜老太爷歉意的看着祁太守。
“这孩子被家里宠坏了,您莫见怪。”
祁太守哈哈大笑。
“这位小姑娘说的对,我若去医馆看病,也要给钱,没道理不给你们钱,更何况你们还让我住在这里白吃白睡,给银子应该的。”
他含笑看向姜姩,“不过,只要一百两,会不会太少了。”
“不少。”
姜姩不图他的银子,只想赶紧断了这个救命之恩。
“一百两够我们乡下人家用好几年的,给了银子,您就当这里是医馆,不必有亏欠感。”
祁太守笑着摇头,乡下人家见识还是短浅,只用一百两买断这个恩情,若换个精明的人,必定作长期打算,赖上他太守府一生,那才是真的麻烦。
姜老太爷深感意外,这个孙女一向乖巧懂事,怎么会干出主动向别人要银子的无礼之事。
辰时,男人们下地归来,孩子们也起床了,一大家人又热热闹闹的吃早饭,祁太守和老太爷坐一起。
“老翁,你们家的人比我们家的人还多。”
“乡下人,别的没有,就是人多。”
姜老太爷不想过多讨论家里事,招呼着他用饭。
用早饭时,家里闯进一群人,“爹!”
“主公,总算找到你了!”
姜姩回头一看,险些慌了神,来的人是祁太守的大儿子祁霁和二儿子祁珩,还有祁太守的心腹手下。
祁珩,就是姜姩上一世嫁的丈夫,此时的祁珩也才十九岁,水灵灵的美少年。
乌发以玉冠束之,面容俊美,眉骨高又凸,似山水墨画,斜插入鬓,眼眸深邃似漆,鼻梁高挺,薄唇轻抿,一袭月白锦袍,身姿修长挺拔。
姜姩面无表情的回过头,这一世,她再也不会与他有任何交集。
那边父子主仆几人相聚,姜老太爷对家里人摆摆手,姜家人各自端着碗回屋吃饭,院子里只有祁家父子。
“爹,您没事吧。”
祁霁扶着祁太守。
祁太守笑道:“我没事,不用担心。”
他开口问。
“府上没出什么事吧?”
“没事。”
祁霁摇头,“大家都很担心您,母亲担心的一夜未眠。”
祁珩眼神淡漠的扫视一圈农家小院,干净整洁,祁太守咳嗽两声。
“你们身上带银子没有?”
祁霁和祁珩各自从怀里摸出一袋碎银。
“出门太急,没带多少。”
“回去拿!”
祁太守平静的道:“这户人家救了你们老子的命,给他们再多银子也应该。”
“是,给一千两够吗?”
祁珩问。
“怎么?
你老子的命只值一千两吗?”
祁太守反问。
祁珩默默闭了嘴。
“拿五千两。”
祁太守吩咐二儿子。
“你亲自送来。”
“是。”
祁珩表情淡淡的颔首。
祁太守去姜老太爷门前敲门。
“老翁,我儿子来接我了,祁某告辞了。”
姜老太爷打开门。
“好,一路平安。”
祁家人走后,姜家人齐齐松一口气。
“总算把人送走了,这个人在我们家,我大气都不敢喘。”
姜小麦嘟囔着。
姜家众人都笑,他们也是如此,有个外人在,很不自在。
姜姩总觉得事情不会就此平静,上一世,祁太守走后半个月,突然回来提亲,这半个月应该是发生什么事了,否则,祁太守怎么可能让他儿子娶她一个农女为妻。
半个月的时间,她想把自己的婚事定下来,就在方圆三里内找个男人,迅速成亲。
姜姩把想法给娘亲一说,姜三娘道:“你这么着急干什么,就算要成亲,也该你小麦姐先成亲,听你大伯母说,她看上隔壁棠花村颜大夫的儿子,叫颜如玉,长的又白又俊的小伙子,两家已经商量定亲的事。”
颜如玉,姜姩轻轻咬着下唇,此人上一世确实娶了小麦姐,不过,这个人娶小麦姐只为传宗接代,他就是个兔儿爷。
姜小麦嫁人后不敢声张,天天憋屈的守活寡,还要给他生儿子,孝顺老人。
她也是后来才知道的,姜小麦被颜如玉打的半死不活,姜家人把她接回家,这才知道姜小麦过的什么苦日子。
呸!
什么恶心玩意儿!
这一世,她说什么也不能让姜小麦再嫁过去。
姜家是个人口多的大家族,老一辈人讲,人口越多,家族越兴旺,所以,姜家人从未分家,老老少少一大家子二十口人住在一起。
一大家子吃饭就在院子里吃,遇上雨雪天气时就挤在堂屋吃。
“吃饭啦!”
一道惊天动地的喊声,各房屋里跑出一堆小猪仔。
孩子们呼啦啦的跑出来,十岁的姜芽,九岁的姜豆,六岁的姜粒,三个小孩坐在矮一点的桌前,十四岁的姜谷也坐小孩桌。
大房的孙媳妇安氏抱着刚两个月的儿子坐下等着吃,二房的孙媳妇刚进门一个月,在姜家还有些抹不开面,拘束的站在一边,五个儿媳妇说说笑笑的摆碗筷。
院里摆了三桌,姜老太爷和姜老太太以及老大老二坐一起,剩下的人挤在一起吃,挤不开就去小孩桌上挤。
“娘,我要吃鸡蛋!”
姜豆豆扯着嗓子喊起来。
“你吃狗蛋!”
姜五婶回头笑骂儿子一句。
“他想吃就让他吃!”
姜老太太拿起自己碗里的鸡蛋给小孙子吃。
“来,给我们豆豆吃个鸡蛋,吃了长的又高又壮!”
“娘,那是给您补身子的,他一个小孩子吃什么鸡蛋。”
姜五婶想从儿子手中夺过鸡蛋,姜老太太瞪她一眼。
“我孙子吃了,我高兴!
要你管!”
姜五婶笑弯嘴,扒开鸡蛋壳把鸡蛋塞儿子手里,谁不想让孩子吃点好的,姜家人口多,吃的紧巴巴的,家里有什么好东西先紧着长辈吃,她想偏心儿子也没法,好在老人也疼孙子,她儿子平时没少跟着吃好东西。
姜芽眼巴巴的望着。
“娘,我也想吃鸡蛋。”
姜五婶掰开一小块鸡蛋白塞她嘴里。
“吃吧。”
姜芽万分珍惜的嚼着,眼神期盼的盯着姜豆豆手中的鸡蛋。
姜姩和姜穗挤在一起,夹菜时胳膊都伸不开。
“瞧瞧,咱奶就知道偏心孙子!”
姜穗在她耳边小声嘟囔。
“五婶也不多让,嘴上说着儿子女儿一样疼,心里还不是偏心。”
姜姩拿起一块粗面馒头塞她嘴里。
“吃也堵不上你的嘴。”
“你怎么不拿鸡蛋来堵我!”
姜穗狠狠地咬一口馒头。
家里人口多,养的鸡下的蛋不够全家人吃,分给老爷子和老太太吃,如果还有剩的,再给几个小豆丁吃,似姜姩姜穗这等半大的孩子,分不到鸡蛋,顶多喝口鸡蛋汤。
“晚上给你做鸡蛋汤喝。”
姜姩瞧着她瘦小又扁平的身躯,无奈叹口气,十六岁快出门子的女娃子了,比男娃子身材还平。
“你说的,太好了,还是姩姩疼我。”
姜穗手中握着粗面馒头,咧着嘴笑。
姜穗是二伯父家的小女儿,比姜姩大一岁。
姜老太爷边吃边问。
“地里的秧苗插的如何了?”
“还有北边一亩地就全插完了。”
姜大爷沉声回道。
“爹,咱家人多,地里的活很快就忙完,您不用操心。”
姜三爷嘿嘿笑着对姜老爷说道。
“姜豆豆,你别挤我!”
姜芽瞪着眼,用手肘碰他一下,姜豆豆手上握着鸡蛋,冲着她扮个鬼脸,气的姜芽举起手想揍他。
在姜家,吃个饭一家人也能吵起来。
姜姩以为自己在做梦,支着下巴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相互扶持过了大半辈子的爷爷奶奶,憨厚老实的大伯二伯,疼爱她的爹娘,还有四叔五叔六叔。
伯母和婶娘们围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吵架打闹的兄弟姐妹们,她哭着哭着又笑起来,低着头捂住脸。
“姩姩,你怎么了?”
姜丰坐她身边,姜姩抬头看他,这是她一母同胞的亲大哥。
“大哥,我好想你们,想大家。”
姜丰一脸怪异的看着她。
“我们天天在一起,有什么可想的。”
“你不懂。”
姜姩坐在台阶上,仰头看着碧蓝的天空,呼出一口闷气。
“大概是老天爷看我太可怜了,让我临死之前梦见你们,我已经很知足了,真的。”
姜丰一副惊恐状,冲院里大喊一声。
“娘!
爹!
爷爷奶奶!
你们快来!
我妹妹她魔怔了!
她说我们是她临死之前梦见的人!
真见了鬼了!”
“怎么了!
怎么了!”
全家人都冲过来,几个小孩子趴在地上往缝里挤。
“姩姩姐姐怎么了?”
姜姩身子往后仰,抬起头,一脸懵圈,一大家子居高临下盯着她。
“姩姩,你咋了?”
姜穗伸手戳她脑门上。
“晚上还能给我做鸡蛋汤喝不?”
“姩姩,这是几?”
姜丰伸出两根手指头在她眼前晃。
姜姩:“............闺女,你是不是生病了?”
姜三媳妇担忧的伸手摸向女儿额头,又摸摸自己额头。
“没发热啊,怎么尽说胡话!”
姜姩伸手在自己胳膊上拧一下,疼的她嗷一嗓子。
“疼,梦里也会疼,难道我不是做梦。”
姜姩直愣愣的发呆,仰着头不敢置信地问。
“今年是哪一年?
哪月?”
“元贞二十五年三月初,闺女,你怎么了?”
姜三爷眼底不掩担忧。
姜姩脑中一团浆糊,这世间莫非真有如此奇迹,她大梦初醒,居然回到了未出嫁前。
“我死而复生了!”
“老三家的,快请个大仙给她叫叫魂!”
姜老婆子吓的后退几步。
“这丫头越说越不像话!”
姜姩站起身,一把抱住姜老婆子,猛地上前亲一口。
“奶奶,我没事,我以后一定好好孝顺您!”
姜老婆子被亲懵了。
“快请大仙,这丫头鬼上身了,居然亲我老婆子!”
“姩姩,你奶奶年纪大了,可经不起你吓。”
姜大伯沉着脸劝道。
“大伯,我想您了!”
姜姩笑的似一朵花儿,姜大伯脸色又黑又红,欲言又止的进了屋,臊的脸热,这辈子没人和他撒过娇,这小侄女真邪了门了。
姜姩又看一眼其他人,所有人浑身一震,呼啦一下全散了,生怕她抱着所有人都亲个遍。
姜芽姜豆和姜粒扑上来。
“姩姩姐姐,咱们亲一个!”
姜姩:“......…走了!
我带你们放风筝去!”
姜姩拿过墙上挂的风筝,带着小豆丁们去田野里放风筝。
姜姩坐在一个小斜坡上,看着弟弟妹妹们来回跑,脸上的笑久久不散,这一世,她再也不要嫁给祁珩,她要嫁就嫁本村人或隔壁村也行,一辈子当个悠闲的农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估计上一世,她死后祁珩如愿娶了高门贵女,终于摆脱她这个不堪的农女。
“糟了!”
姜姩身形一僵,她得阻止父亲救人,她忘了父亲是哪一天救的祁太守,应该就是这段时间,祁太守福大命大,就算没有他父亲,应该也能活下来。
能吧?
姜姩不确定的想。
永安村,姜家一家人正在宴请大姑母带来的客人,十九岁的秦长平和他父母,二姑母和三姑母也来了,带着各自的儿女。
姜小麦害羞的躲在屋里,身上穿的新做的衣裳,头上戴着两朵粉嫩的娟花。
“姩姩,你有没有去看看,他长的怎么样?”
问出这句话,姜小麦羞红了脸。
“我也没见着人。”
姜姩爱莫能助的摊开手,姜小麦面上有点失落。
“我替小麦姐姐去看看!”
姜豆和姜芽姜粒手上握着糖酥,欢喜的跑出去。
三个小孩一进门,都挤到秦长平身边去,秦长平趁人不注意,轻戳一下姜粒的小胖脸蛋,软绵绵的。
“大哥哥,姐姐让我来看看......…”姜粒一开口,姜豆忙捂她嘴。
“别说,让爹娘知道会打我们。”
姜芽和姜豆拖着姜粒跑开了,秦长平憨笑着挠挠头。
三个小孩跑回东厢房。
“小麦姐姐,我们见着他了,他长的好高,脸黑黑的,眼睛小小的,胳膊和腿长长的。”
三人你一句我一句的描述,姜小麦一脸惊悚,黑脸,小眼,这得丑成什么样?
“姩姩,穗穗,你们俩陪我过去看看。”
姜小麦拽着姜姩和姜穗往堂屋去,三人躲在堂屋门口,探头往里瞧,长辈们都坐着聊天,姜余姜米和姜丰陪着秦长平喝酒,姜穗指着秦长平小声道:“那个是秦长平,长的挺正的,不算丑嘛。”
姜小麦双手扒着门,歪头探过去,高大挺拔的身材,脸庞硬朗,他好似察觉到有人看他,转头和姜小麦对视上,姜小麦脸颊轰的一下红了,似受惊的兔子,提着裙子往屋里跑。
“小麦,你怎么跑了?”
姜姩和姜穗追上去。
秦长平耳尖也红的发烫,原来她就是姜小麦,他将要提亲的姑娘。
两家人聊的很愉快,秦长平的父母想早点定亲,问过秦长平后,秦长平憨笑着点头。
“我没意见,都听父母的。”
姜大娘和姜大爷都很满意,点头同意婚事,两家开始商量成亲事宜,乡下人家成亲很简单,选日子下聘礼,再选个吉日,请村里人吃个饭,这婚事就算成了。
秦家还专门请了媒人来提亲,姜二娘笑着拜托媒人也给自己女儿说个亲。
“就选个老实的,能踏踏实实过日子的男人就行。”
姜二娘说出自己择女婿的标准。
“没问题!
包在我身上!”
媒人自卖自夸。
“这方圆十里的亲事,八成都是我撮合的,个个过的幸福如意。”
“那敢情好,拜托王媒婆了。”
姜二娘笑的合不拢嘴。
姜姩戳一戳自个儿亲娘,姜三娘看向她,“咋了?”
姜姩:“......…”人家亲娘都盼着给女儿挑个好夫婿,她娘怎么一点也不着急她的婚事。
“娘,我也要挑个好夫婿,最好早点嫁出去。”
姜姩凑到她耳边,小声道。
姜三娘一脸无奈。
“你才十五岁,急什么,过两年再说,爹娘还想多留你两年。”
姜姩急啊,怎么能不急,万一祁珩如上一世般,再来向她求亲怎么办,如果她早早嫁出去,就不信祁珩会要一个二婚的农女。
山不来就我,我去就山,还真让她挑上一个看的顺眼的男子,她去后山挖野菜时见到的。
她挖野菜时,一只兔子蹦到她身后,莫修齐举箭射中,姜姩一回头,与莫修齐对视,第一眼,姜姩就觉得这人气质好干净,长的也好看,斯斯文文的对她揖礼。
“抱歉,打扰姑娘了。”
“没事。”
姜姩与他交谈几句,才知道他叫莫修齐,前几日举家搬迁到这里,住在永安村后山一座荒废的猎户院里。
“姑娘也是永安村的村民?”
莫修齐问。
“对,我叫姜姩,就住在山下。”
姜姩提着菜篮子,与他边走边聊。
姜姩正想多聊几句时,姜豆跑上山来找她。
“姩姩姐姐,你快回家看看,有媒人带聘礼来给你提亲了。”
“什么?”
姜姩拧着眉,脑中一下炸开,上一世也是这几天祁家的媒人上门。
“不行!
我得赶紧回去阻止!”
姜姩把菜篮子塞姜豆怀里,飞快往家跑,莫修齐提着兔子回家。
一进门,院子里摆了几箱聘礼,件件是奇珍异宝,姜姩心凉了半截,果然是祁家的人,堂屋里传来媒人的声音“姜老爷子,老太太,你们家三姑娘有福了,太守大人托我为他二儿子提亲。”
“太守大人?”
姜家人震惊的尖叫出声。
“我们不认识什么太守大人,你是不是走错门了?”
姜老大疑惑的问。
姜姩脸色大变,闯进堂屋,冲爷爷奶奶和父母喊一声。
“我不嫁他!”
姜姩大喘气,额头上的汗一滴滴往下落,姜家人都看向她,“姩姩,这是怎么回事?”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姜姩走到娘亲身边。
“什么太守大人之子,我反正不嫁。”
媒婆笑着一拍大腿。
“祁家人托我来提亲时说过,太守大人就是姜三爷前段时间救的人,为报恩,想娶你女儿过门。”
“原来他是太守大人。”
姜老三憨实的摆摆手。
“他已经给银子了,这恩情已经还了,不用再报恩了,我女儿是农户,配不上太守之子。”
“祁家人说了,之前给的银子也是聘礼,还是新郎官亲自送来的。”
“什么!”
姜家人齐齐震惊,还救命之恩的银子怎么成姜家姑娘的聘礼了。
“无耻!”
姜姩咬了咬唇,斥骂。
“爷爷奶奶,爹,娘,姩姩不想嫁,高门大户的规矩太多,我无法适应。”
姜老爷子眼神安抚她,对媒婆道:“承蒙太守大人看重,只是我这孙女不通文墨,又不懂规矩,配不上太守大人家的公子,劳烦您回了太守大人,上次祁家送来的银子,请您一并送回,用了几十两,我们日后会补上。”
上一世,爷爷也不许她嫁祁家,与她说了其中利害关系,无奈她自己同意,执意要嫁祁珩,爷爷只能顺从她,这一世,她再也不嫁了。
“姩姩,你带我去哪儿?”
姜小麦被姜姩拽着往棠花村走去。
“听说,大伯母给你定下一门亲,我们得提前了解一下此人,万一他品性不好,或有什么缺陷,咱们也好及时止损。”
姜小麦红了脸颊,扭捏着转过脸去。
“哪有姑娘家自己去打听夫家人的,被人知道了,丢不起人。”
“如果嫁错了人,更丢不起人!”
姜姩拿出两个黑色帷帽。
“把这个戴上就好了,咱们就去棠花村找人聊一聊。”
“好吧!”
姜小麦戴上帷帽,和姜姩坐牛车往棠花村赶去。
棠花村有棵大槐树,闲来无事的妇女和孩子们都喜欢坐这里玩,东家长西家短的,就没有她们不知道的事。
姜姩拽着姜小麦往那里一坐,认真倾听消息,一个吊三角眼的老太太神秘兮兮的道:“村东头俏寡妇家有个男人,长的可壮实了,俏寡妇三天没下来床。”
“你怎么知道?
你在人家床底下瞧着了?”
“哈哈哈!”
姜小麦脸色又红又烫,这些妇人说话太......太狂了。
姜姩把话题往颜如玉身上引。
“听说村里有个叫颜如玉的男子,长的美若天仙,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一个干瘪老太太嗑着瓜子,眼皮一翻。
“那还有假,长的比女娃娃还俊,不过......”老太太停顿一下,姜小麦好奇的问。
“不过什么?”
“不过,他的爱好也和女娃娃一样。”
另一个老太太凑近,兴致勃勃的回话。
姜小麦听不懂什么意思,困惑的侧头看了看姜姩。
“这个爱好是什么?”
姜姩替姜小麦问出口。
“就是兔儿爷!
他和男人不清不楚的。”
说完,老太太笑起来。
“他至今二十五了还没成亲,周围人都知道这事,谁敢把女儿嫁给他,我听说,媒人给他说了个隔壁村的姑娘,那姑娘惨喽!”
姜小麦身形摇摇欲坠,差点摔地上,姜姩扶着她,姐妹俩坐牛车往家赶。
“小麦姐,这是好事,这样你就不用嫁过去了,我们家人多,一起上门找媒婆要个说法,然后退亲!”
“好!”
姜小麦扑在她怀里。
“幸好提前发现,如果嫁过去,一切都完了。”
回到家,姜小麦把此事和家里人一说,姜家人全炸了。
“颜家简直欺人太甚!”
姜家大孙子姜余气愤的怒拍桌子。
“自己儿子这种情况,他找什么姑娘,他该找个男人吧!”
姜大媳妇把女儿姜小麦抱怀里。
“我糊涂,没查清楚就定亲,差点害了女儿。”
姜老太爷沉着脸道:“老大,你带着你兄弟们和侄子们去棠花村走一趟,找颜家退亲!”
“是!”
与此同时,祁珩奉父亲之命,带着五千两白银往永安村赶来。
家中只有姜老太爷和一大家子女眷在,看着一箱子白花花的银子,姜家人双眼发光,姜老太爷连连推辞,祁珩淡淡道:“老爷子收下吧,这是父亲的意思,我若带回去,父亲定会治我办事不利!”
“爹,别让人家为难,收了吧。”
姜五媳妇讨好道,其他人也眼巴巴的看着。
姜四媳妇也劝道:“爹,咱家屋子不够住的,老六也快成亲了,丰儿和谷儿也渐渐大了,不能总挤在一个屋里睡吧。”
家里如果有了银子,几个孩子可以一人盖一间屋,再也不用挤在一起。
姜老太爷叹口气。
“银子我们家收了,麻烦替老朽谢谢你父亲。”
祁珩面色平静的点头,收下就好,收下他好回去交差。
祁珩走后,姜姩从屋里出来,看向箱子里的银子,上一世,她没开口要银子,祁家也没送,这一世,有了这五千两银,可以提前屯粮食和药材。
“这是真的吗?
我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的银子。”
姜穗拿着一锭银子放在嘴里使劲咬。
姜老太爷把箱子抬进屋,叮嘱家里人。
“财不外露,你们谁也别往外说,如今世道太乱,山匪横行,恐祸不单行,这些银子还是尽早换成粮食才好。”
姜老太爷活了大半辈子,最看重粮食,金山银山也不如有粮好。
“爷爷,还要多买些药材。”
姜姩提醒他。
姜姩记得,再过两年,世道会彻底乱起来,山匪抢杀虐夺,各地起义军也如竹笋节节升,祁太守所在的汝阳郡山匪最为猖狂。
祁太守奉旨剿匪,又遇上起义军四处抢粮,祁太守招兵买马对抗起义军,却被人在皇帝面前进谗言,说他招兵买马是想造反,要斩他满门,祁太守最后被逼的起兵造反。
祁太守最后会夺帝位,姜姩灵光一闪,何不让叔伯和兄长弟弟们去祁太守营帐投军,说不定,以后还能捞个将军当当。
上一世,外边一乱,姜姩把姜家人全接到祁珩的庄子上保护起来,因着这事,她被祁夫人训斥好久,之后一直拿这事讥讽她,骂她姜家人是一群只靠他人保护的窝囊废。
这一次,她不会再与祁珩有关系,却想为姜家的男人们拼个好的出路,与其等祁太守平定天下后再去投军,不如在他最需要的时候去,祁太守最看重信任的是与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
姜老太爷还在唠叨。
“过两天找人加盖房屋,老六和丰儿也到了娶媳妇的年纪,几个姑娘以后出嫁也要准备嫁妆。”
女眷们都眼巴巴看着,姜老太爷叹口气。
“这些年,你们嫁入我姜家,为我姜家生儿育女,相夫教子,都辛苦了,拿一锭银子去镇上扯块布,每人做件新衣裳。”
“谢谢爹!”
五个儿媳妇欢天喜地的道谢。
“爷爷,我们呢!”
孩子们仰着头,眼中满是期盼。
姜家孩子的衣裳鞋子都是从大传到小,老大老二穿新衣新鞋,穿小了就让老三老四老五老六接着穿,补丁补了又补,直到不能穿了,姜奶奶再留着补补丁用。
“给孩子们也准备一身新衣裳,女娃娃买对头花戴。”
姜老爷子笑容温和,孩子们欢呼雀跃。
姜老太爷叮嘱道:“不过现在可不能穿,做好了留着过年穿,现在穿太过扎眼了,会惹人生疑。”
“知道了!”
姜家人个个兴致勃勃,像过年一样开心,有了这箱银子,再也不用饥一顿饱一顿。
“中午我要吃鸡蛋!”
姜穗大喊一声。
“行!”
姜二媳妇去后院捡鸡蛋,姜老太太也没反对,手里有银子,大不了多买两只下蛋的鸡。
中午,姜家的男人回来了,姜丰情绪激动的讲起去棠花村的事。
“那颜家人太无耻了,倒打一耙,说我们诬赖他,破坏他儿子的名声,他儿子在外面是什么名声,他们自己不知道吗,用得着我们诬赖。”
“怎么样了,这亲退了吗?”
姜三媳妇问。
姜五叔道:“退了!
我们闹大了,整个村的人都来看热闹,颜家丢不起人,主动与我们退了亲。”
姜二媳妇脸色缓和。
“退了就好,这要是真嫁了过去,还不害了咱家小麦。”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