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危机与神秘的随枣道上勇敢地迎接即将汹涌而至的挑战。
第四卷:暮鼓晨钟第七章·叶家山下铸鼎人夜幕如同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沉甸甸地压在大地上。
月亮高悬于天际,清冷的月光如同流水般倾洒在叶家山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
曾侯犺墓的青铜器群像是被这月光唤醒的古老精灵,在月光的润泽下,泛着神秘的幽蓝之色,那光芒似远似近,仿若隔着一层轻纱,又像是岁月遗忘在此的星子,静静散发着幽暗而迷人的光辉。
南宫适就站在这一片幽蓝的光晕之中,他的面容在这月色下显得格外沧桑。
脸上的皱纹纵横交错,犹如一道道历史的沟壑,那是岁月长河在他脸上冲刷出的痕迹。
而那些皱纹里,竟隐隐嵌着些许铜绿,如同他与青铜器物相伴多年所留下的特殊印记,每一片铜绿似乎都在诉说着他与青铜的不解之缘。
此时的他,全神贯注地在青铜簋内壁刻下自己的最后自述。
他的手微微颤抖着,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每一次运笔都非常缓慢而又沉重,那笔尖与青铜器壁摩挲发出的沙沙声,在寂静的夜里如同岁月的低语。
他心中怀着对自己一生的思索,缓缓刻下:“九鼎非鼎,乃民心。”
这简简单单的七个字,却是他耗费一生才领悟到的至理。
他深知,在这风云变幻、动荡不安的时代里,九鼎所代表的绝不仅仅是王权的威严象征。
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射着民心所向。
九鼎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靠民心一点一点凝聚起来的。
一旦失去了民心,那九鼎就如同失去了根基的楼阁,即便外表再华美,也终将轰然倒塌。
然而,就在他刚刚刻下这满含智慧与感慨的文字之时,召公奭那充满质问的声音突然穿透墓道传来。
那声音像是从遥远的古代呼啸而来的警钟,在狭窄的墓道里不停地回荡着,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何为九鼎之真正用意?”
南宫适听到这声音,心中早有定论。
他只是默默地从袖中取出半片龟甲,那龟甲入手凉丝丝的,透着一种古朴而神秘的气息。
他轻轻地往鼎耳里塞了进去。
这看似渺小的半片龟甲,实则承载着无尽的秘密和往昔岁月的痕迹。
在他的眼中,那些关于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