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圯桥授书:张良的奇遇公元前218年,20多岁的张良刺杀秦始皇失败后,被迫逃亡至下邳。
他心灰意冷,整日徘徊于街头巷尾,不知何去何从。
张良,字子房,出生于战国末年的韩国城父(今河南禹县)。
他的祖父和父亲相继为韩相国,侍奉过韩国五代君王,史称“五世相韩”。
张良自幼便立志为韩效力,然而,公元前230年,秦国灭韩,他的国家和家族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国仇家恨,如烈火般燃烧在他的心中。
为了给韩报仇,张良散尽家财,寻找机会刺杀秦始皇。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东游,张良得知消息后,与一名大力士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县)设伏。
他们用重达百二十斤的铁椎猛击秦始皇的车队,然而,铁椎误中副车,秦始皇侥幸逃脱。
秦始皇大怒,下令大索天下,捉拿刺客。
张良被迫逃亡,隐匿于江苏下邳。
下邳城的繁华与喧嚣,却无法填补他内心的空虚。
一日,张良闲暇时独自漫步至城外的一座石拱桥上。
桥下溪水潺潺,两岸绿树成荫,景色宜人。
张良靠在桥栏上,望着远方的山峦,心中满是迷茫与惆怅。
他常常问自己:“我还能为韩报仇吗?
我还能做些什么?”
正当他陷入沉思时,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老人缓缓走来。
老人看似普通,但眼神中透着锐利。
他走到张良面前,故意将鞋甩到桥下,冷冷地说:“小子,下去把鞋捡上来!”
张良一愣,心中涌起一股怒火。
他本想动手,但看到老人年迈,又强忍了下来。
他下到桥下,捡起鞋,递给老人。
老人却不接,继续说:“给我把鞋穿上!”
张良心中虽不情愿,但还是跪下,为老人穿好鞋。
老人穿好鞋,微微一笑,转身离去。
张良望着老人的背影,满心疑惑。
“你这个孩子可以教导教导。
五天以后天刚亮时,跟我在这里相会。”
老人走了约一里路,又返回来,对张良说。
张良觉得这件事很奇怪,但他还是跪下说:“嗯。”
五天后的拂晓,张良如约来到桥上。
然而,老人早已在那里,看到张良迟到,生气地说:“跟老年人约会,反而后到,为什么呢?”
说完便离开了,只留下张良站在那里,满心懊悔。
五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