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我该坐大巴去北京?”
散会时客户陆续离开,穿香奈儿的大姐路过,悄悄把我的薄荷糖罐扶正,她的钻石戒指闪了一下。
我摸着发烫的耳朵,听见陈总监在门口跟客户说:“年轻人多摔打摔打就好。”
他的皮鞋跟敲在地上,一下一下,像踩在我心上。
茶水间里,我灌了口冰美式,实习生小雨挤过来,塞给我包辣条。
“姐,我上周把总监的姓写错成‘苟’,他让我写三十遍‘严谨’。”
她手机壳上“打工人不打工”的贴纸翘了边,“后来才知道,总监姓‘郈’,念hòu,跟‘苟’根本不像!”
我笑出声——原来每个人的崩溃,都从一个小数点、一个错别字开始,像第一片雪花,看着小,却能压弯新芽。
回到工位,隔壁组王姐正倚在我桌上,晃着个粉色笔记本。
“听说你被陈魔头批了?”
她指了指我贴满便利贴的电脑,“我当年给客户写邮件,把‘尊敬的’写成‘遵敬的’,客户问我是不是要遵守敬意,现在想起来还能抠出个两室一厅。”
她塞给我一本手写笔记,封面上画着戴眼镜的卡通小人,写着“新人生存指南”。
翻开第一页,字写得工工整整:Excel快捷键、会议记录模板、倒水要倒七分满。
翻到第三页,王姐用红笔写:“我第一年把‘汇报’写成‘汇报(huì bào)’,领导批注‘这是拼音作业?
’,现在不也能带项目了?”
末尾画着吐舌头的笑脸,旁边贴张便利贴:“数据核对三遍法:打印读一遍,念给同事听一遍,隔半小时再查一遍。”
阳光爬上窗台,照见我工位上的便利贴:“慢慢来,比较快”——是用草莓味修正带写的,歪歪扭扭。
此时想起实习时张哥说:“职场像Excel,刚打开都是空白页,得自己填公式。”
握着王姐的笔记本,觉得那些被骂到想辞职的瞬间,其实是成长的标点符号,逗号是停顿,句号是总结,破折号——是有人递来的拐杖。
下午改方案,小雨抱着笔记本蹭过来:“姐,数据透视表咋弄?”
我指着屏幕:“看见字段拖放区没?
把这个拖过来……对,就这儿。”
想起早上她画的哭脸,我说:“陈总监骂我时,我数了数他领带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