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荡歌小说 > 其他类型 > 公安部第17号未破大案纪实抖音热门结局+番外小说

公安部第17号未破大案纪实抖音热门结局+番外小说

四海比邻 著

其他类型连载

起案件案发地仅15米远的地方被歹徒连捅7刀,当场死亡……从1992年到2004年,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名女性遇害,作案手法残忍,且凶手极为狡猾,始终逍遥法外。这些案件作案时间、地点、目标对象和作案手法有相似之处,侦查人员认为凶手极有可能隐藏在马家坪那片1.5平方公里的居民区里,可尽管范围已缩小到如此程度,警方却一次次与凶手擦肩而过。由于工作调动和退休等原因,专案组的成员换了一茬又一茬,许多老刑警直到退休,心中仍对这起案件耿耿于怀。2002年,这一系列案件被公安部列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17号未破大案,并挂牌督办,部里多次派专家前来,包括大家熟知的吴国庆等,可案件的侦破依旧毫无进展。丁老师静静地听完专案组的介绍,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深知这...

主角:抖音热门   更新:2025-04-15 14:5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抖音热门的其他类型小说《公安部第17号未破大案纪实抖音热门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四海比邻”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起案件案发地仅15米远的地方被歹徒连捅7刀,当场死亡……从1992年到2004年,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名女性遇害,作案手法残忍,且凶手极为狡猾,始终逍遥法外。这些案件作案时间、地点、目标对象和作案手法有相似之处,侦查人员认为凶手极有可能隐藏在马家坪那片1.5平方公里的居民区里,可尽管范围已缩小到如此程度,警方却一次次与凶手擦肩而过。由于工作调动和退休等原因,专案组的成员换了一茬又一茬,许多老刑警直到退休,心中仍对这起案件耿耿于怀。2002年,这一系列案件被公安部列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17号未破大案,并挂牌督办,部里多次派专家前来,包括大家熟知的吴国庆等,可案件的侦破依旧毫无进展。丁老师静静地听完专案组的介绍,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深知这...

《公安部第17号未破大案纪实抖音热门结局+番外小说》精彩片段

起案件案发地仅 15 米远的地方被歹徒连捅 7 刀,当场死亡……从 1992 年到 2004 年,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名女性遇害,作案手法残忍,且凶手极为狡猾,始终逍遥法外。

这些案件作案时间、地点、目标对象和作案手法有相似之处,侦查人员认为凶手极有可能隐藏在马家坪那片 1.5 平方公里的居民区里,可尽管范围已缩小到如此程度,警方却一次次与凶手擦肩而过。

由于工作调动和退休等原因,专案组的成员换了一茬又一茬,许多老刑警直到退休,心中仍对这起案件耿耿于怀。

2002 年,这一系列案件被公安部列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 17 号未破大案,并挂牌督办,部里多次派专家前来,包括大家熟知的吴国庆等,可案件的侦破依旧毫无进展。

丁老师静静地听完专案组的介绍,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深知这案子的难度超乎想象,也明白了为何其他老师都推荐自己来。

在了解到部里专家给出的分析虽有启发,但案件仍缺乏有效线索后,丁老师决定既来之则安之,深入了解每一起具体案情。

第一起命案中,钟姑娘与赵某、范某分开后独自回家,遭遇歹徒袭击。

赵某和范某听到呼救声赶来时,一切都已发生得太快。

接着,张小姐遇袭时,虽因反抗死里逃生,但由于天色已晚,且她当时极度紧张,未能提供更多有关歹徒的体貌特征。

警方在石小姐遇害现场出动警犬追踪,却在一条深沟失去目标。

李小姐在楼道内被歹徒连捅 8 刀,当场身亡,现场没有留下有价值的线索。

1996 年 4 月、1998 年 5 月、1999 年 5 月、2000 年 11 月、2001 年 10 月 10 日、2004 年 11 月,又陆续发生多起命案,部分女工遇刺,有的不幸身亡,有的死里逃生,还有歌厅小姐遇害并遭到毁尸。

其中,2001 年 10 月 10 日中午 12:15 左右,在医院洗衣房工作的郭女士失踪。

13 号早晨 6 点,有人在距离失踪地点东边几条街之外的居民楼后边发现一个包裹,里面是被切割且毁容的尸
看出街巷房屋的轮廓。

想想那如幽灵般出没的杀手,丁老师都感到毛骨悚然。

他们往巷子里面走,途中遇到巡防员,每到一个路口都能看到。

丁老师的两个女研究生被吓得一惊一乍,李队还开玩笑说让她们找个平房住一晚好好体验,她们连忙拒绝。

经过这次夜探,丁老师对这里的环境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凶手在此确实易于躲藏和作案,难怪一直抓不到人。

综合分析,作案人很可能是熟悉情况的本地人。

回到局里,丁老师提出要看案件卷宗。

李队将满满两大桌子的卷宗搬到他面前,这可是 14 年的 “作业”。

面对如此多的案卷,丁老师和学生们先挑主要的看,大致理出思路后,准备了两套心理测试题,一套针对碎尸案,一套针对捅刀子案,以防遗漏。

出题时,丁老师深知不能按常规模式,因为这次要测查的是屡屡行凶多年的杀手,其心理可能已对常规问题麻木,敏感度降低,所以必须找出极为特殊的情节作为测试目标题。

为了找到最佳测试情节,丁老师不仅看案卷,还与办案人员反复讨论核实。

两天时间里,专案组 20 多人参与讨论,将案情掰开揉碎,聊了个透彻。

晚上,众人散去后,丁老师留下李队和市局刑侦支队的副支队长冯队,提出以郭某的案子为主进行测试。

郭某的案子比较特殊,发案时间相对较近,是唯一发生在白天中午的案件,且有碎尸情节。

2001 年 10 月 10 日,郭某中午下班与同事一起下公交车后,在回家路上失踪,其家中未发现她下班携带的物品和可疑情况。

尸检报告显示,郭某遇害后被割开肚子,腿上的肉被割下放在肚子里,这些情节都很变态,可作为出题测试的内容。

李队和冯队表示认同,全力配合丁老师。

​第二天早上五点多,丁老师起床后突然想起案卷里记录的一个扔塑料袋的情节,在专案会议上忘了提及。

他赶紧找到李队,原来在郭某失踪后的一天傍晚,一个老太太领着孙子在矿区机修厂附近,听到墙里扔出一个东西,小孩跑过去捡起一个塑料袋,里面有一双女士皮鞋、钥匙和衬衣领子等物品。

老太太本想拿走鞋子,小孩机灵地
泉市公安局时任局长李柏的电话打到了他这儿。

电话一接通,李局长激动地说:“丁老师,谢谢你啊,案子破了,杨树明彻底交代了!”

说到这儿,李局长的声音都哽咽了,显然是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原来,在丁老师走后,专案组的民警们经过反复思考,最终达成了统一意见:既然丁老师认定了杨树明,那就按照丁老师说的做,哪怕错了,再纠正也不迟。

3 月 7 号,杨树明和其他几名嫌疑人被请到了公安机关,不过主要目标还是杨树明。

审讯一开始,专案组的领导们都在旁边屋监听。

审讯人员经验丰富,先跟杨树明东拉西扯地聊起了他喜欢看的中央台法制节目,有一句没一句地,慢慢把话题引到了案子上。

可只要一提到案件,杨树明就变得特别敏感,要么说不记得了,要么坚称警方搞错了,还反复强调自己老实本分,说这么大的案子,自己绝对会全力配合,随叫随到。

但俗话说,言多必失。

杨树明说着说着,就露出了破绽。

他口出狂言:“算你们聪明,从策划到现在,没人说我是凶手,谁说我是凶手非扎死他不可!”

这句气话看似无心,却彻底出卖了他。

审讯人员从他的表现判断,他有着过度的防备心理,这明显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欲盖弥彰,反而暴露了他内心有鬼。

他那恶言恶语的模样,与他在公共场合表现出的老实、顾家的好男人形象截然不同,更让审讯人员坚信他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

更关键的是,办案人员依法搜查了杨树明的住处和工作间,竟找到了 40 多把长短不一的刀具,还有一些性药以及成人用品。

这么多自制的刀具,很难让人相信他只是用来切菜削苹果的。

随后,警方对这些刀具进行仔细勘察,发现其中一些刀具上还有残留的人体组织,这无疑是铁证。

3 月 28 号,杨树明被依法刑事拘留。

审讯进行到第三天,杨树明的心理防线终于开始松动,他交代出了三起案子。

别看他平时给人感觉内向、不爱说话,可在办案人员面前,一旦打开话匣子,就滔滔不绝,连说带比划,甚至对自己做的案子表现出一种莫名的成就感。

审讯人员顺着他的话头,不断用
就给了对方一刀。

从那第一次之后,他就彻底陷入了罪恶的深渊,无法收手。

在这 14 年里,他把作案看作是和公安人员斗智斗勇的过程。

他狂妄地说:“我是学生,你们是老师,我给你出道题你来解,解对了我就说,解不对你就慢慢解,我就是想给社会造成一种恐惧,让受害人家属对你们公安机关发难,看你们公安是干什么吃的,就是要报复社会!”

仔细分析杨树明的作案特征,不仅仅是简单的报复。

他的作案手段越来越残忍,第一次作案一刀杀人,第二次捅了 4 刀,第三次 7 刀,第四次 8 刀,最后一次竟连捅了 17 刀。

他平时还喜欢自制刀具,把刀磨得锃光瓦亮,磨刀成了他的癖好。

在后面的两起酒后杀人碎尸案中,他出现了剖腹、切割器官等典型的性变态犯罪特征,随着作案次数增多,这种变态特性愈发明显。

阳泉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马家坪系列杀人案告破。

消息传开,当地老百姓欢呼雀跃,市区交通一度瘫痪,人们奔走相告,纷纷前往市委市政府送锦旗表示感谢,到公安局慰问破案民警。

在马家坪案发地点附近,上百人聚集烧纸钱,还有 200 多人情绪激动,拿着家伙要砸了杨树明的家。

市公安局紧急调集 100 多名民警、武警前往保护,耐心劝说,才避免了意外事件发生。

这起震惊全国的公安部第 17 号大案,历经 14 年终于成功告破。

丁同春老师凭借着专业的心理测试技术和敏锐的洞察力,为案件侦破找到了关键突破口;专案组的民警们坚持不懈、抽丝剥茧,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而杨树明最终也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这起案件的侦破,不仅给了受害者及其家属一个交代,也彰显了法律的威严和正义,让人们看到了警方打击犯罪的决心和能力。


体,经家属辨认正是郭女士。

警方通过现场痕迹证实尸体是从楼后高坡上滚下来的,还在附近陆续发现死者的部分人体组织。

法医检验确定郭女士是窒息性死亡后遭到肢解,且生前惨遭虐待折磨。

这些案件让刑侦专家们对是否能并案侦查意见不一。

有的认为部分案件是夜间劫杀女性,有的是杀人后毁尸碎尸,作案可能并非同一人,但都具有变态犯罪特征,因此在并案处理上十分纠结。

而最让专家们困惑的是凶手的作案动机,受害人既未遭受性侵害,也未损失贵重财物,凶手似乎是随机选定中青年女性下手,杀了就跑,要么毁尸灭迹,仿佛对女性充满仇恨。

专案组多年来按照变态犯罪的思路,对符合作案年龄段的人员、精神病患者、离婚人员、性功能障碍患者等所有可能性都进行了排查,嫌疑对象从几百人压缩到几十人,却依旧毫无头绪,排查难度也已达到极限,无法再继续压缩。

听完这些,丁老师提出建议,拓展思路,到所谓的好人堆里寻找嫌疑人,将有家庭虐待史和吸毒人员纳入视线范围,同时考虑公安队伍内部人员作案的可能性。

当天下午,丁老师和两名研究生在专案组副组长、时任矿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队长李志林的带领下前往案发现场 -马家坪。

这里位于市区西部的无烟煤矿区,是丘陵地带,房屋高低错落,被称为贫民窟,常住人口 17000 户 6 万多人,流动人口 5000 多人,居民大多是矿工和外来打工者,经济条件较差。

这里有 311 排平房、12 栋楼房、51 个路口、53 条岔路,地形复杂得如同迷宫。

他们首先来到矿区俱乐部地段,多名受害人曾在此下车后惨遭不测。

最后一起案件就发生在附近的一家商店门前,2004 年 11 月 24 日,下夜班的女工唐某在此遇袭,颈部、胸部、背部、上肢等多处被刺伤和切割。

丁老师认为这起案子可作为心理测试的目标题。

顺着街道前行,拐向通向马家坪平房的坡道,实地一看,情况比丁老师想象的还要复杂。

简易棚户众多,道路两旁堆满陈年垃圾,气味难闻,许多岔道和小路仅有一两米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