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了眨眼,语气很认真,“我问篮球社招女生吗?
我是想帮室友问问,她有点害羞。”
我点点头,“招,当然招。
我们有助教,也有啦啦队,还有平时帮忙管理活动的文员。”
她轻轻笑了一下,“谢谢你。”
那是我第一次听到她的声音。
干净、温软,像是一把从玻璃杯底流出的水,轻轻拂过耳朵。
“你也——考虑加入社团吗?”
我忍不住问。
她摇摇头,“暂时没有。
想看看大家都在干嘛。”
她就这样走了,留下我站在原地,手里还握着那张发了一半的传单。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慢热又不主动的人,但从那之后,我开始试着创造接近她的机会。
比如在自习室偶遇后帮她开门,或者在食堂遇到时默默排在她后面,再比如偷偷记住她喜欢喝的饮料——椰青气泡水,每次都从便利店挑出来放进冰箱最右边的那格。
她并没有察觉,或者说,察觉了也没有拆穿我。
直到有一次,我们在图书馆并排坐着。
我在复习《高等数学》,她在写《文学概论》的读书报告。
她写字很轻,不小心碰到我胳膊的时候,她抬起头,小声说了句“对不起”。
我点点头,过了几秒才回了一句:“你写字很好看。”
她好像愣了一下,“谢谢。”
我鼓起勇气问,“你常来看书?”
她看了看我,“嗯。
有时候待寝室不太能集中精神,就会来图书馆。”
“我也是。”
我说,“不过……你好像比我更专注。”
她笑了笑,“那是因为你看我太频繁了。”
我的耳朵一下子红了。
她没有继续说话,而是继续低头写字,我却在那一瞬间,听见了心跳的回音。
我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和她聊天。
我们不在一个班,但有很多通识课是一起的,慢慢地我们会结伴走去上课,一起在下课后去小卖部买水,在图书馆借同一本书。
她开始主动问我问题,比如“你觉得《边城》里翠翠最后等的人会回来吗?”
或者“你小时候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什么?”
我总是回答得笨拙,但她总是听得很认真。
我们从冬天走到春天,从图书馆走到操场边,风从未停过。
但大学的爱情,总是有一些说不出口的克制。
比如,我没说出口的是——我很喜欢她。
她也从来没有明确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