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应该听说过,陈良敲登闻鼓进献国策一事。”
“当然知道,这小子也是头铁,硬生生改变了取仕的方式。”
“他们此次下来,除了治水,最重要的还是推行摊丁入亩的国策。”
众人瞬间愣在原地。
“什么!在我们江南推行国策!”
“不是,摊丁入亩的国策我也有所了解。”
“要是真在我们江南推行,以后那些赋税不是都归于朝廷直接征收吗?”
杨知府点了点头。
“这可不行!”一名官员当即出声道。
“陛下决定好的事情,岂是以你我的意志为转移的?”另一名官员道。
“那该怎么办?若果真如此,我们还能有好日子过?”
一瞬间,众人纷纷将目光集中在杨知府身上。
“杨知府,您的老师,难不成就一点办法都没有?”
闻言,杨知府蹙起眉头,随即叹了口气。
“办法也不是没有,只是我一人实难行事。”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将杨知府包围起来。
“杨知府,只要能让摊丁入亩的国策不在江南推行,我们以后唯你马首是瞻!”
众人一个个附和起来。
若是摊丁入亩在他们的属地实行,那他们还有什么贪?
原本朝廷给的薪俸就少得可怜,他们又是要养家的人。
摊丁入亩一旦施行,他们的收入便要大打折扣,这怎么行?
杨知府目光扫过众人,见时机已到,便开口:“各位,要想摊丁入亩不在江南施行其实也简单。”
“让陈良离开江南不就行了?”
此话一出,众人皱起眉头。
“您也说了,他要在本地施行国策,如何便能离开?”
“对啊,而且就算离开了江南,他也会在别的地方试点。”
“我们江南又是朝廷重点关注对象。”
“届时国策施行到我们这,不也是早晚的事?”
杨知府点了点头道:“各位大人忧虑的是。”
“我也跟各位坦白,他这次下来,朝中群臣对他也十分不满。”
“上面原本是想借着治水的事情,让他栽个跟头。”
“但现如今看来,反倒是我们差点被他给害了!”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点头。
“没错,这个陈良简直不要命!”
“他今天能为了治水说出那样的话,届时推行国策,他恐怕什么都做不出来!”
杨知府点了点头,淡声道:“所以,我们必须让他带着过错,甚至担着罪责离开江南。”
“同时也要利用他治好江南的水患,毕竟现在已经开始挖了。”
闻言,众人纷纷看向杨知府。
“杨大人,你有什么好办法?”
杨知府目光一狠,道:“只有再死几条人命!”
应天府,皇宫大内。
“反了,我看他们都想反了!”
朱元璋怒喝一声,将奏本丢在地上。
一旁宫女吓了一跳,朱标当即将奏本捡起。
“父皇,发生什么事了?”
“你自己看。”
朱标皱着眉打开奏本。
“朝廷为了江南治水,拨下这么多钱粮。”
“其中他们贪了多少,咱不用想也知道。”
“现在陈良因为治水,要在他们家里动土,就借此又向朝廷伸手。”
“这些人,我看他们都活腻了!”
朱标看着手中的奏折,眉头越皱越深。
“陈良下去才多长时间,竟然出现这么多问题。”
“这些问题大多应该都是原本存在的,只是陈良发现了而已。”
“现在这些人竟然倒打一耙,联名上疏参陈良一本。”
闻言,朱元璋点了点头道:“应该是陈良挖的太深,触摸到了他们的痛处。”
“还有这次陈良挖排水通道的事件。”
“最终敲定的是,陈良挖那些商贾的家。”
“这些官员嘴巴上说,为了省里的经济发展如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