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款是姐妹俩的血书:“我们是你最后的颜料,而你,是我们的救赎。”
他颤抖着打开林疏影留下的U盘,最后一条录音里,妹妹的声音带着笑意:“哥,其实我早就知道,你给我们的药,是用你自己的血配制的。
那些针孔...是自杀未遂的伤口吧?”
雪落无声,程砚之将两人的骨灰撒向画布。
裂缝处,金色的光终于穿透了所有阴霾。
程砚之在诊疗所的玻璃幕墙前驻足,突然发现倒影里有个穿白裙的少女。
他转身,却只看见林疏影的画作《双生》挂在对面墙上——画中两人在裂缝中相拥,而玻璃的折射让画像与现实重叠。
“你终于来了。”
画中的少女开口,声音是林疏桐的。
程砚之狂奔到画前,发现画布角落有层隐形涂层,用紫外线灯照射后,浮现出林疏桐的笔迹:“当你看见这段话,说明我成功了——我是你的‘镜像实验体’。”
程砚之在林疏桐的遗物中找到一本《镜像抑郁症研究手记》。
泛黄的纸页上记录着:“程医生,我早就知道你家族的诅咒。
但你的‘救赎实验’需要镜像对照——我故意隐瞒血小板减少症,让我的血液成为你基因缺陷的解药。”
日记本夹着一张CT片,显示他的大脑神经元损伤程度与林疏桐的血小板减少症完全互补。
最后一页写着:“我们的爱,是实验成功的唯一催化剂。”
林疏影的画展开幕当天,所有作品在灯光下渗出暗红。
观众们惊恐地发现,画布上的裂缝在特定角度会渗出液体——是林疏桐的血液。
策展人播放了她的录音:“这些画布浸透了我的血,程医生,你终于明白为什么我总画裂缝了吗?
那是你大脑中正在凋亡的神经元。”
媒体曝光后,药企将程砚之告上法庭。
庭审中,林母举出林疏桐的临终录音:“程医生让我签署的知情同意书是伪造的,他用我的血研发药物,却把副作用嫁祸给抑郁症。”
程砚之在逃亡中收到林疏影的包裹,里面是她用血绘制的《镜中人》。
画中两人在玻璃迷宫中追逐,而迷宫尽头是林疏桐的侧脸。
附信写着:“哥,我偷看了姐姐的日记。
你给我的药,是用你自己的血配的,对吗?”
他在画廊顶层发现林疏影,女孩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