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建国笑笑,道:“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表明了县里的态度,我们是有准入标准的,以后那些浑水摸鱼的关系户建筑商想承接项目,至少也会有所顾忌,对不对?”
“那倒是。”
办公室里,费建国开着一盏昏黄的台灯,犹豫许久,终于拨通了一个电话,这个电话是给郑家成的父亲,已经退休数年的江东市委原副书记、市长郑一鸣的。
郑一鸣曾经担任过江东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对全省政法系统再了解不过,对费建国也多有提携。尽管此时费建国已经和郑家成在同一个班子工作,私交也不错,但是对郑一鸣这位老领导,费建国还是觉得亲自打电话汇报更为合适。
“郑市长,打扰您真是不好意思。是这样,我之前在市纪委查一个案子,可能牵涉到政法系统的一些人。我想打听一些关系网络,不知道您方便吗。”
电话那头传来郑一鸣沉稳的声音:“没问题,具体情况你跟家成说,我来想办法。”
听到郑一鸣的声音,不知为何,费建国的神经放松了不少:“真是麻烦您了。”
郑一鸣爽朗一笑,道:“我们老了,不管事了。以后的未来是你们年轻人的,家成现在跟你搭班子,你多照顾他。还有,快年底了,他个人的问题你也多操心吧。”
费建国知道他指的是郑家成担任人大主任的事情,道:“您放心,我一定落实好。”
十二月下旬,共县县委、县政府一片繁忙。
年关将至,既要迎接省市各项考核,还要攻坚两件大事:一是化纤纺织产业承接工作陷入瓶颈,二是确保郑家成顺利当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费书记,您放心吧。我们采取的是等额选举方式,而且市人大和市委都已经和我们沟通好了。县人大一定会严格贯彻市委、县委的要求,保证圆满完成选举任务。”县人大副主任田龙站在费建国办公桌前汇报道。
理论上,费建国大可不必过多担忧,但长岭山村项目的风波犹在眼前,尤其是杨亮的种种作为,给他敲响了警钟。他深知,越是看似没有悬念的事,越不能掉以轻心。
“田主任,我相信你和县人大领导干部的政治素养。你们都是有丰富经验的老同志,但细节工作一定要做到位,防止任何差池。”费建国语重心长道。
即便如此,会议中途仍差点出现纰漏——工作人员竟在投票前,差点误发了投票结果的文件,险些酿成大笑话。好在田龙及时发现并纠正,最终郑家成以高票成功当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另一头,关于化纤纺织产业的瓶颈问题,费建国抽空召开了一次简短会议。
县经信局局长桂甜甜汇报道:“费书记,目前我们全县化纤纺织产业的年产值约260亿元。如果能成功承接城东区和高新区的纺织企业,未来有望达到450亿元,成为共县的重要支柱产业。”
“但现在,我们缺乏完善的产业链支撑——企业主要集中在织布环节,附加值很低。”
费建国翻开笔记本,大致记下要点,抬头问道:“问题主要卡在哪?”
齐国栋接口道:“我们生产的大多是白坯布,供给江浙等地做后续加工。因为缺少印染工序,产品只能停留在原料阶段,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本地企业将布料运到江浙印染后再返厂,单是运输和印染费用,每匹布就要增加两到三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