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建国摆摆手,语气笃定:“我让你来的目的不是让你研究工业,而是让你用人脉解决问题。”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咱们共县,这些年拼了命发展商业,把第三产业弄得过剩,群众收入跟不上消费,结果是一地鸡毛。要不是长岭山村项目箭在弦上,我都不愿意让他们继续做下去。”
“现在城东区、高新区正在搞产能升级,那边有不少淘汰的落后产能,对他们来说是累赘,对咱们却是宝贝。你的任务就是用你的关系网,去跑企业,把他们不要的项目全都接过来。”
桂甜甜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费建国的意图,点头说道:“书记,我明白了。放心,这任务我一定完成!”
费建国走到窗口眺望远方,今天起他才算完全掌握了共县政法战线的绝对控制权,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眼下整个共县,最尴尬的莫过于杨亮。
自征迁事件后,费建国对杨亮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不安排任何实际工作,只要是市里安排的不重要会议或学习,县委办主任孙峰直接指定杨亮代会。更要命的是,费建国干脆选择性无视杨亮。几次在走廊里碰面,杨亮刚准备露出笑脸打招呼,费建国却视若无睹,转身走人,连个眼神都不给。
这一来二去,杨亮心灰意冷,整日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连门都不敢出了。
杨亮心里清楚,自己倚仗的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陈波的关系,费建国是压根不买账。如今的他不仅被彻底边缘化,甚至连县委班子里其他成员的态度也变得冷淡起来。杨亮觉得自己快抑郁了。
无计可施的杨亮只得另辟蹊径,暗地里找郑家成、赵丹、刘宇轩这些和费建国有过交情的老同事旁敲侧击,希望能有人帮着劝和几句。
一次市政府调研午餐时,费建国与市教育局局长刘宇轩偶遇,两人同桌吃工作餐。
刘宇轩曾是江东市原市长张政禹的秘书,与费建国关系甚笃。见无人打扰,刘宇轩开了话匣子:“费哥,前几天你们那个杨亮跟我吃饭,跟我倒了大半天苦水。说是现在见了你,你都扭脸就走。”
费建国埋头扒了一大口饭,语气淡淡:“是啊,我烦他。”
刘宇轩笑了笑:“唉,兄弟不是要插手你们的事。可终归都是一个班子的,面上还是得过去。杨亮现在到处找人倒苦水,前些日子还给家成打电话,一聊就是半个小时,我们听着也头疼。”
费建国放下筷子,正色道:“他杨亮还委屈了?背着我和齐国栋,擅自下令半夜强拆,闹出一堆烂摊子让我收拾。我没提申请让市纪委处分他,已经算给了他天大的面子。他还委屈上了?”
刘宇轩闻言一愣,显然被惊到了:“你们那一摊子事是他弄出来的?他可一句没提过啊!”
费建国冷笑一声:“他不提才是正常。宇轩,你说,我烦他不应该吗?”
刘宇轩沉吟片刻,直言道:“应该。说实话,还是你仁厚。换我这样的脾气,班子里要有这么一位,我早让他卷铺盖滚蛋了。”
费建国没再多说,低头继续吃饭。
这事没过多久就在市里传开了。
大家这才知道,原来那场轰动全市的征迁风波是杨亮一手策划的,费建国不仅得罪了人,还给他收拾了大半个月的烂摊子。这下没人愿意替杨亮说话了,就连以前市里和他交好的干部也纷纷拉开了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