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被静滞阴影笼罩的、早已遗忘了“流动”之美的……整个纪元!
7在我一边躲避追杀,一边努力觉醒力量的同时,我也在更加深入地观察着这座……看似完美和谐的“静滞之城”。
以前,我身处其中,被“永恒静滞”的教条蒙蔽,从未觉得有何不妥。
但现在,当我以一个“时间异端”的视角,重新审视这座城市时,却发现了……无数隐藏在光鲜表象之下的……裂痕与诡异。
这座城市,太安静了。
安静得……像一座巨大的、精美的陵墓。
街道上,悬浮车无声地滑过,行人面无表情,步履匆匆,仿佛设定好程序的机器。
听不到孩童的嬉闹,听不到情侣的蜜语,甚至……连争吵和哭泣,都极为罕见。
所有的情感,似乎都被那无处不在的“静滞最优算法”给……过滤掉了?
或者说……压抑了?
艺术,早已消亡。
因为艺术源于变化和情感,而这,正是“静滞”所不允许的。
音乐是重复的、缺乏灵魂的电子音。
绘画是精确的、毫无生机的几何图形。
文学……更是被严格限制,所有描写“变化”、“成长”、“衰亡”的作品,都被列为禁忌。
人们追求的,不是创造,而是……完美的“保持”。
保持年轻的容貌(通过基因锁死技术),保持稳定的情绪(通过药物和心理干预),保持……日复一日,永不改变的生活轨迹。
他们以为这是永恒,是幸福。
却不知道,这只是……一场缓慢的、集体性的……精神死亡。
偶尔,我也会看到一些……“异类”。
一些眼神中尚存一丝迷茫或……痛苦的人。
一些会在深夜里,偷偷哼唱古老歌谣的老人。
一些会因为程序错误,而短暂“宕机”,做出“不合时宜”举动的仿生人……这些,都是静滞法则下,难以完全抹除的、“流动”的残余。
是这潭死水中,偶尔泛起的……微不足道的涟漪。
我还发现了一些……隐藏在城市阴影中的“反抗组织”的蛛丝马迹。
他们似乎……也察觉到了“永恒静滞”的虚伪和危险,在暗中传递着那些被禁止的知识,寻找着……打破这永恒牢笼的方法。
我尝试着,去接触他们。
过程很危险。
因为静滞教会的“净化者”无处不在,任何“异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