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抖音热门的其他类型小说《最后48小时前文+后续》,由网络作家“橘柚澄湘”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会出现像电视剧里那样,为了挽救一条生命拼尽全力,承担起作为医生的最后一份责任。更多的不过是冷眼旁观,刚刚那个医生很平静地问我们要不要插管。当然不要啊!要插我们早插了,我们现在想要的就是能马上来一个可以拯救这个机器的人。又是很久,终于来了。“就是这接触不良了,把这插紧就行了。”这个机器终于被拯救回来了,护士又用胶布给它紧紧缠了几圈。很快又恢复之前的平静了。4生命的倒计时折腾一晚上,大家也都相继休息了,一个病房三张床。本来还能躺在另外两个空床上休息休息,后半夜却住进来另一个病人,现在只剩下一张空床了。我一直坐在姥姥床头前,陪着姥姥,盯着检测的仪器,一切还算正常。姥姥闭着眼睛,呼吸很平稳,睡着了。熬到一点多我也终究是扛不住了,妈妈醒了,她...
《最后48小时前文+后续》精彩片段
会出现像电视剧里那样,为了挽救一条生命拼尽全力,承担起作为医生的最后一份责任。
更多的不过是冷眼旁观,刚刚那个医生很平静地问我们要不要插管。
当然不要啊!
要插我们早插了,我们现在想要的就是能马上来一个可以拯救这个机器的人。
又是很久,终于来了。
“就是这接触不良了,把这插紧就行了。”
这个机器终于被拯救回来了,护士又用胶布给它紧紧缠了几圈。
很快又恢复之前的平静了。
4 生命的倒计时折腾一晚上,大家也都相继休息了,一个病房三张床。
本来还能躺在另外两个空床上休息休息,后半夜却住进来另一个病人,现在只剩下一张空床了。
我一直坐在姥姥床头前,陪着姥姥,盯着检测的仪器,一切还算正常。
姥姥闭着眼睛,呼吸很平稳,睡着了。
熬到一点多我也终究是扛不住了,妈妈醒了,她来换我。
五点多醒了。
我们又决定把姥姥扶起来坐坐,我坐在床头,用后背顶着姥姥的后背,他们在两边扶着。
这对姥姥来说需要耗费许多体力,她已经完全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啊,即便是坐起来,身体也会东倒西歪,那个时候的她还能用手抓着床栏,就这样坐了大概不到二十分钟。
完成这些,我想要再躺下休息,可是白天总会被许多事牵走思绪。
刚刚躺下,主治医师们好多人来查房,看着我姥姥的什么也没说,对于他下达的病危通知书,已经扛过了24小时,我们都期待着这说明还是有向好发展的迹象,可是他只是摇了摇头。
我不信,大夫说还要再抽血化验一下,看看是什么情况。
我期待着这次化验。
大夫走后又躺下,护士来抽血,我又起来,整个人瘦的皮包骨头了,还要抽三大管血,我不知道还有没有那么多血让她来抽。
但想做化验必须抽到足够多的血。
胳膊上出不来血,只能从脚上扎,妈妈说从脚上扎针特别疼,我没扎过,我不知道有多疼,但我只知道姥姥一定很疼。
好了,现在一切都等化验结果出来再做决定。
但是今天起来和昨天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今天晚上起来,我能感觉到姥姥的手又有一些肿了,而且越来越不怎么上厕所了,即便是不停地往身体里推利尿的
们又生生从阎王手里抢回来了48小时。
接下来就是擦身体,穿衣服了。
我和姐姐用酒精给姥姥擦身体,这个时候翻身就容易多了,之前大夫和护士让姥姥要常翻身,不然怕捂起痱子,但姥姥身上没劲,总是要好几个人费很大力气才能勉强翻一会儿的身,现在倒是轻而易举就把身翻了。
之前在身上束的腹带也都拆了,可以看到肚子上很长的一道刀口,后腰还有一处因为长时间躺着有一块皮肤都溃烂了。
接下来就是穿衣服,对于姥姥已经走的事实又更真切了一分。
无论是胳膊、腿还是头,必须有人时刻扶着,不然就会东倒西歪,尤其是头,并不是从后面扶着就够了,扶着后面,还会往旁边倒,已经完全没有从里到外控制它的力气了。
我们给姥姥穿的很厚,里三层外三层,最外面是一套很厚的裤子和棉衣,最后还有一个酒红色的小礼帽。
妈妈说姥姥生前最爱戴个红帽子,专门买了一个红帽子给她戴上。
有枕头,有垫脚的,还要在嘴里含一块儿银元宝。
姥姥的嘴终于能合住了就那么硬生生的张了一个多月,整个舌头干的缩水,后缩,之前那么八卦那么爱说的一个人,整整一个多月说不了话。
一切准备就绪,等着灵车来接,姥姥就那么躺在那,嘴角上扬,仿佛在笑,看着就好像只是睡着了,随时会睁开眼看看我们。
灵车后面有一个铁棺,特别窄,把姥姥推进去的时候,总觉得姥姥会害怕,那么狭小的空间都喘不过气了。
之后寄存在冰柜里等待火化的时候也是,那么小的空间,我们都凑在姥姥身旁,让姥姥别怕,我们过几天来接她。
冰柜门关上的那一刻,是我与姥姥的最后一面。
丧家三天期满,当天下午六点之前就必须返校,但姥姥后天才能火化,之后的守灵以及火化我都只能遗憾缺席。
正月将姥姥接来医院时,我从来没想过会是这样的结局,没想到到医院的当天就安排了手术。
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肠胃病,最终却因此要了命。
我埋怨是医生手术没做好,但七十六岁的身体早已承受不住如此大的手术。
那一刻我明白了,年轻人七天就可以拆的手术线,老年人根本就长不住这么深的刀口。
这48小
液体,但还是没什么效果,大夫说,身体里的器官基本上都衰竭了。
我不信。
很快,其他人基本上也都来了,这么多人这么守着也不是办法,都坐着也没什么用,我和妈妈就先回家休息了,中午睡上一觉,下午再来。
本来说好姥爷中午来我们家休息,但是最终也没来。
等我们下午再去医院的时候,姥爷已经回去了,从姥姥家来医院单程需要半个多小时,妈妈意思这么远来回不方便,就先别回去了,但姥爷觉得照姥姥这样子,怎么也还能再撑一个礼拜。
姥姥说他其实早就做好心理准备了,这么大岁数了,都是迟早的事,不过,话虽如此,真到生离死别之际,哪还有那么多理智。
我听姐姐说,自从我们走后,姥爷一个人坐在姥姥旁边,拿着棉签,一点一点,仔仔细细地地把姥姥的牙给擦了一遍,之前那些红褐色液体都干在了牙上,大夫不让喝水,这些污渍也没什么办法。
姥爷就拿着清水,一坐好几个小时,就那么擦啊擦,擦啊擦。
时至今日我都不太清楚那到底是什么,虽是红褐色,但却没有血液,引流管里却还一直有,需要有人不停地抽换,将身体里这些液体全都压出来。
下午,我总觉得姥姥基本上不怎么睁眼了,前一天还能一直睁眼看着我们,现在,除了在她耳边叫她,她才会勉强睁眼回应。
我问了抽血化验的结果,不出大夫所料,所有器官衰竭,如果能治好就是奇迹,现在只是通过药物看能维持几天算几天,能维持几个小时算几个小时了。
其实那天下午我看到了好多征兆暗示着我,可能真的没有多少天了,甚至没有多少小时了。
我看到测血氧仪器上,血氧已经在90左右来回徘徊,之前主治医师就说过,血氧之前要在90以上,现在已经不能完全在90之上。
还有,已经戴着有压力的呼吸机,减少肺的负担,但我还是能看出来姥姥呼气的时候需要吸两次,我知道只是一个很细微的变化,甚至我让妈妈看她都看不出来有什么问题,但这也说明了呼吸也快跟不上了。
除此之外,在晚一点的时候,姥姥会突然睁眼,看看都谁在,伸手想要抓什么,从那时候,我们就轮流坐到姥姥床头确保她能
。
可是若是在姥姥活着的时候不见最后一面,趁她意识清醒的时候让她知道我回来看她了,那等她真的去世了,只剩冷冰冰的尸体还有什么可看的。
2 生死抉择终于在导员办公室拉扯了半个多小时才终于将假条签下来,才能出校赶往火车站。
9:05的车票,等我到医院已经十一点了。
一进病房,大舅、舅妈、大姨、妈妈,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都在,我走到姥姥身旁。
身上又插了引流管,连接着测心率血氧血压的机器,带着氧气面罩,很艰难地呼吸着。
我上次走的时候明明所有的胃管,尿管,引流管,氧气管全都拆了,明明看着马上就好了。
我坐到床边,姥姥意识还算清醒,知道我来了,我抓着她的手,我想说什么,可是却控制不住地流泪,我想说,我回来了,姥姥别怕。
久久才能平复,我以为已经不剩多少时间了,但是看到大家的反应,应该还没有那么快,我也就放心一些了。
过了一会儿,大夫拿来了一种呼吸机,是从ICU借来的。
妈妈说早上四五点的时候他们在决定要不要进ICU,大夫给的建议是不进,大夫说他从业二十多年来,只要是下去的就没有能活着出来的,而且一进去病人就失去意识,家属也不能陪在跟前。
也就是说下去了,姥姥就会一个人孤零零的躺在床上,等待我们的将会是大夫一遍又一遍的是否要拔管。
最终大人们决定不进了,就这样让姥姥意识清醒的时候,把能见的人都见一遍,在最后走的时候身边有人陪着。
那个呼吸机是有压力的,可以把氧气直接压进肺里,相比氧气罩姥姥呼吸会不那么费力。
拿掉氧气罩的时候姥姥的脸都被勒肿了。
换了呼吸机,就像插氧气管一般,没有那么勒。
姥爷也被接过来了。
姥爷29岁娶了19岁的姥姥,如今已经是第57个年头了。
住院这一个多月,姥爷一次都没来过,等再来的时候等到的就是这样的消息,看着前段时间还一起拌嘴的老伴,如今躺在病床上,张着嘴却已经说不出来话了。
姥爷说他其实已经有了心理准备,说活了这么长时间迟早有一天。
只是摸了摸姥姥的脸,掐了掐姥姥的指甲看血液还流通着,手心和脚心也
时里充满了懊悔,为什么当时没有早点来医院,就不至于做这么大的手术,做完手术为什么没有听医生的话好好吃饭,好好翻身,也就不会全身血栓……数不尽的后悔却无法改变已定的事实,只能从此以后更加珍惜眼前人,不把每一件小事当作小事,任何时候都把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三年前高中老师说的别等失去了才后悔的话正中眉心。
希望大家也不要忽略身体反应出的任何一个信号,及时就医,才不后悔。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