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地踏上了北伐之路。
而在大夏国,赫连定也亲自率军,准备按照盟约,与刘宋军队共同攻打北魏。
一场关乎天下格局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各方势力都已准备就绪,他们如同即将出鞘的利剑,蓄势待发。
在这暗流涌动的局势下,究竟谁能在这场战争中脱颖而出,改写历史的走向,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建康城的百姓们站在城门口,目送着北伐大军离去。
有的人欢呼雀跃,为宋军加油助威;有的人默默祈祷,希望战争早日结束,亲人能够平安归来。
刘义隆站在城楼之上,望着远去的军队,心中充满了期待与忐忑。
他知道,这一战,将决定刘宋的未来,也将影响整个天下的局势。
在北方,拓跋焘也在密切关注着刘宋和大夏军队的动向。
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等待着敌人的到来。
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即将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展开,各方势力都将在这场战争中经受严峻的考验。
北伐开端元嘉七年春,建康城朱雀桥畔杨柳依依,十万大军集结于此。
刘义隆身着玄色冕服,手持象征天命的玉圭,立于临时搭建的祭坛之上。
钟鼓齐鸣中,三牲祭品缓缓呈上,青烟袅袅升腾。
“朕以眇身,嗣膺大宝,今举吊民伐罪之师,复我中原故地!”
皇帝的声音穿透晨雾,惊起河面上一群白鹭。
祭坛下,右将军到彦之身披银鳞甲,腰间悬着刘裕当年亲赐的龙雀大环刀。
这位追随先帝北伐的老将,此刻望着旌旗蔽日的军阵,心中却泛起一丝隐忧。
他清楚,此次北伐看似势大,实则暗藏危机——五万主力皆是江南水师改编,虽擅长水战,但面对北魏铁骑,能否在黄河沿岸站稳脚跟?
与此同时,在千里之外的黄河渡口,北魏镇南将军叔孙建正将一壶烈酒浇在沙地上。
“刘宋小儿又来送死!”
这位跟随拓跋焘南征北战的悍将,望着对岸若隐若现的宋军战船,冷笑一声。
他接到的密令是放弃河南诸镇,诱敌深入——这是拓跋焘定下的“空箱计”,看似拱手让出洛阳、虎牢等重镇,实则在等待最佳战机。
到彦之的船队沿着泗水缓缓西进。
由于天旱水浅,舟师每日只能行进二十里。
老将王仲德站在旗舰船头,望着两岸荒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