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女儿的问题在于……”校长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出PISA测试的国际排名数据,“她总在题目留白处证明新定理。”
全息投影展示着傅玥的数学试卷:
题目:计算5×7
回答:35(附注:在模11系统中,该结果与克莱因四元群的阶数相同)
教导主任的叹息如同事件视界外的霍金辐射:“我们需要的是标准答案,不是创造……”
此刻,傅奕注视着实验台上发光的成绩单。超新星粉末正沿着纸纤维扩散,将整张纸改造成某种星际介质,这分明是高等文明的通讯方式,却被用来应付地球小学生的算术评判。
反叛的物理表征。
沐思玥没有责备女儿。她只是取出分光镜对准改动的成绩单,棱镜立刻将银蓝粉末折射出奇异的光谱,那是碳、氧、硅在超新星爆发时留下的特征吸收线。
“船帆座X?”她认出了这个图案,“去年你爸锁在保险柜里的样本。”
傅玥的睫毛投下量子力学概率云般的阴影:“我用玻尔兹曼分布计算了分子扩散速率……保险柜指纹锁有0.3%的量子隧穿概率。”
实验室突然陷入寂静。液氮罐自动补给的嘶鸣声中,傅奕意识到一个可怕的事实:女儿并非在涂改成绩,而是在进行星际物质的地球化实验,那张纸现在本质上是块微型脉冲星磁层。
“教导主任说我的思维太发散。”傅玥突然抬头,瞳孔里跃动着同步辐射光,“可是爸爸,中子星的自转不也是发散的轨道吗?”
标准化教育是场持续十二年的波函数坍缩。
第二天清晨,傅奕带着改造过的成绩单来到学校。在校长办公室的引力场中(霍夫曼博士的体重使得局部时空曲率异常明显),他展示了这张星际介质构成的特殊纸张:
在自然光下显示A+
通过偏振片呈现原本的C-
用紫外灯照射时,会浮现出傅玥手写的《论简并态教育体系的熵增悖论》
“您想要哪个答案?”傅奕轻声问,“经典态、量子态,还是真理态?”
校长的脸在三种光学模式下交替变形,最终凝固成黎曼流形上的一个奇点。他身后的玻璃柜里,历年优秀学生奖杯正在发生微小的引力透镜效应,所有镀金表面都映照出扭曲的傅玥。
“我们不得不……”校长擦了擦汗,“重新评估您女儿的天赋评估体系。”
宇宙总会为超新星预留位置。
当晚,傅玥将剩余的星尘撒进自制光谱仪。仪器吐出长达三米的打印纸,上面记录着元素衰变的优美曲线,这将成为她下个作品的基底。
沐思玥在工作室调整量子纠缠画布,突然说:“其实你可以用常规方法考A+。”
“像白矮星那样压缩自己吗?”傅玥头也不抬,正在用磁约束装置排列铁磁流体,“可是妈妈,超新星爆发才能创造重元素。”
窗外,人造卫星划过天际。它的太阳能板反射着阳光,在傅家实验室的地板上投下一道转瞬即逝的光痕,如同某个高等文明眨了下眼睛。
傅奕想起今早离开学校时,看到走廊墙上挂着爱因斯坦的名言:
“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树能力评判一条鱼……”
现在他终于能补完后半句:
“…那么鱼会干脆把树改造成可控核聚变装置。”
他看向女儿的工作台,那里躺着最终版的成绩单——在银蓝星尘的辉光中,字母A+的笔画正缓缓舒展,逐渐变成超新星遗迹的X射线波段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