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疾书的身影,黑板角落的倒计时牌写着“298天”。
念之坐在最后一排,翻开崭新的笔记本,第一页写下母亲日记里的话:“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窗外的蝉鸣喧嚣,她却觉得从未有过的安宁。
深夜的宿舍,念之蜷缩在床铺上做题。
月光透过铁栅栏洒进来,在草稿纸上投下斑驳的影。
手机屏幕亮起,是表姐发来的消息:“你以为跑了就能摆脱?
爸已经去学校找你了。”
她刚要锁屏,楼道里突然传来争吵声。
父亲的咆哮穿透墙壁:“沈念之!
给我滚出来!
家里供你这么多年,现在说走就走?”
念之攥着门把手的手青筋暴起,最终松开。
宿管阿姨的呵斥声、父亲的叫骂声渐渐远去,她靠在门上滑坐在地,泪水无声滑落。
凌晨三点,念之站在教学楼天台上。
城市的灯火在脚下铺展成璀璨星河,夜风掀起她单薄的衣衫。
远处传来火车轰鸣,像极了母亲临终前艰难的呼吸。
她摸出藏在口袋里的录取通知书复印件,对着月光轻轻展开——那些被泪水和汗水浸透的褶皱里,藏着破茧重生的希望。
东方泛起鱼肚白时,念之回到教室,摊开英语试卷。
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中,她知道,这场与命运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而母亲留下的爱,终将化作刺破黑暗的星光,照亮她前行的每一步。
5 荆棘之路复读班的白炽灯永远亮得刺眼,沈念之的指节因长时间握笔泛着青白。
课桌右上角堆着小山般的试卷,最底层压着母亲的日记本,边角被反复摩挲得发毛。
距离高考还有一百天,她却在第三次模拟考中名次下滑,红笔批注的错题像密密麻麻的伤口。
深夜的走廊飘着消毒水的气味,念之对着错题本发呆。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表姐发来的照片——父亲醉倒在麻将馆门口,身旁散落着撕碎的寻人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