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伞童夏至日长,阳光炽烈。
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农忙假,成日里在山野间疯跑。
找出存放的桐油和韧皮纸,教他们制作桐油纸伞。
选韧性好的老竹做伞骨,劈篾,钻孔,穿线,糊纸,刷桐油……孩子们起初笨手笨脚,很快便掌握了窍门。
竹林茶亭成了临时工坊,散落着竹屑、碎纸和桐油的特殊气味。
伞成,晾干。
孩子们迫不及待地举着自己做的、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纸伞,跑到屋后的斜坡上。
他们笑着,叫着,连滚带爬地从坡上冲下,五颜六色的油纸伞在绿草坡上旋转、跳跃,像一群刚下过雨后冒出的、活泼泼的七彩蘑菇。
阳光透过涂了桐油的伞面,将他们的脸庞映照得温暖而明亮。
梁上燕·旧巢鹤修葺老宅漏雨的屋顶时,在靠近房梁的角落发现一个早已废弃的燕子旧巢。
泥土和草茎混合,筑得异常坚固。
小心翼翼地取下,想清理掉。
手指触碰到巢穴内部,似乎有异物。
拨开层层草屑,竟发现里面藏着几只用褪色的糖纸折叠的千纸鹤。
糖纸花花绿绿,早已失去光泽,折痕却依旧清晰。
不知是哪一年,哪一对燕子衔来的“宝贝”,还是哪个孩子偷偷藏在这里的秘密?
这小小的发现,像一枚投入时间深潭的石子,荡开圈圈涟漪。
它是一个被遗忘的时间胶囊,封存着一段无声的故事。
暑热·窗纱意盛夏酷暑,蚊蝇滋生。
将那块蓝印花布拆下洗净,裁剪成合适的尺寸,绷在木窗框上,代替了破旧的纱窗。
阳光透过蓝白相间的花纹,在屋内投下不断变幻的光斑,空气似乎也因此变得凉爽了几分。
风吹过,布面微微鼓荡,带来一丝流动的生气。
这块布,从育苗棚到窗纱,流转着,守护着这个小院的日与夜。
溪边·竹蜻蜓溪水在夏日变得温顺。
捡拾春日里剩下的野樱木枝条,用小刀耐心地削刻。
木屑纷飞,渐渐成型,是一只只朴拙的竹蜻蜓。
在溪边试飞,手指捻动,竹蜻蜓旋转着升空,划出一道短暂的弧线,然后轻盈地落在水面上,随波逐流。
看着它们远去,心中有种莫名的平静。
春日的枯枝,在夏日里获得了另一种飞翔的可能。
井水·醉李凉暑气最盛时,云阿婆送来一篮刚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