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的青李。
个头不大,硬邦邦的。
用井水反复淘洗,放入玻璃罐头瓶中,撒上冰糖,倒入米酒,密封。
几天后,李子颜色转为剔透的琥珀色。
从深井里打上一桶水,冰凉彻骨。
将浸着醉李的玻璃瓶半沉入井水中镇着。
晚饭后,取出品尝。
李子吸收了酒的醇厚和糖的甜蜜,又被井水赋予了极致的凉意。
一口咬下,冰凉的汁液混合着酒香在口中迸发,暑气顿消。
这味道,是夏日里最直接、最酣畅的慰藉。
夜观·萤火谷萤火虫峡谷,是夏夜的秘境。
提着罩了薄纱的玻璃罐头瓶,循着记忆中的小径走去。
夜色渐浓,草丛间、树影下,开始有点点流萤闪烁。
越往深处,萤火越多,汇聚成一条流动的光河。
打开罐口,刚才在路上偶然捉到的几只萤火虫飞了出去,汇入那片光的海洋。
它们忽明忽灭,无声地交流着。
空气中只有虫鸣和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
置身其中,仿佛坠入一个由光与暗构成的梦境。
白露·沉淀白露·集露酿白露降,秋意浓。
清晨,雾气弥漫,枫叶上凝结着细密晶莹的露珠。
这是酿造“秋露白”的时节。
小心翼翼地用竹管和陶碗收集枫叶上的露水。
露珠极轻,顺着叶脉滑落,汇集成一汪清冽。
这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仿佛在收集时间的精华。
将收集到的露水倒入小陶瓮中,加入少许糯米和特制的酒曲,封存。
陶瓮外壁很快凝结出一层细密的水珠,沿着粗糙的表面缓缓滑落,留下蜿蜒的轨迹。
触摸瓮壁,能感到内里生命发酵带来的微温,与外壁露水的冰凉形成奇妙对比。
这坛酒,需得耐心等待,直到冬日才能启封。
处暑·造纸试秋日农闲,尝试用古法造纸。
苎麻浸泡、捶打、沤煮,直至纤维软烂。
又找来晒干的稻秆,烧成灰,取其碱性。
将苎麻纤维与稻秆灰混合,加入溪水,在木槽中搅拌成均匀的纸浆。
用竹帘抄捞纸浆,是个技术活。
几次尝试,捞起的纸膜都厚薄不均,甚至破裂。
失败的纸浆倒在院角,很快引来了几只麻雀。
它们竟用这些湿润的纤维混合泥土,加固自己的巢穴。
看着它们忙碌的身影,之前的沮丧一扫而空。
或许没有所谓的“失败品”,只是换了一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