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
不是内容本身,而是那种语气与情绪——那种在心里重复了无数遍,却从未说出口的碎碎念、后悔与不甘。
她开始怀疑,这是不是她曾在某个深夜也说过的“话”,这些“话”感觉似曾相识,但又死活想不起来在哪里说过。
她翻出以前的聊天记录、手机备忘录,甚至旧手机,试图找出某些语句的“出处”。
可每一次,她都被更深的疑惑缠住。
因为有些话,她确定自己“想过”,却从未“说出口”。
她甚至开始在晚上对着那堵墙低声回应:“你说你没勇气……可你不是还是离开了?”
“你后悔了,是不是?
可是后悔能怎么样呢?”
她像是自言自语,也像是在等待墙后的人给出回答。
那一刻,她觉得自己不是在听故事,而是在进行某种诡异的对话。
两个“人”隔着一堵墙,但是又仿佛隔着两个世界......这持续了几天,直到她发现一件奇怪的事。
她早上起床时,发现床头柜上的笔记本被翻动过——那本她从没拿出来写字的黑皮日记本,最开始买它的初衷,只是为了装饰。
可那天早上,扉页多出了一行字:“我也在听你说话。”
字迹陌生、圆润,却有种熟悉感。
她立刻去找楼管问有没有别人进过她房间,楼管只摇头:“钥匙你自己保管的吧?”
她想报警,但话到嘴边,咽了下去。
她无法解释这一切,也说不清“入室”的证据——房门窗完好,行李物品无动静。
更何况,那个声音还在继续。
她不想打扰它。
她开始感到害怕,却又不愿中断与“晚音”的联系。
那晚她试着录音,把手机靠在墙边。
第二天早上,录音文件播放到一半时,忽然卡住,就像是被人活生生扼住了录音条。
屏幕上浮现一句奇怪的文字弹窗:“故事不能被偷听。”
江婉宁手一抖,手机掉在地上,录音自动删除,仿佛从来没有活过一样。
她愣了半晌,才想起来——自己的手机从未设置过这类提醒或安全提示。
但最让她无法平静的,是墙上——她贴耳听声音的那面墙,多出了一点浅浅的凹痕。
像是指甲划过的痕迹,凌乱、断续,从下至上,一共九道。
每一道都精准地划在她常趴着听的那个位置。
她终于意识到,那面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