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荡歌小说 > 其他类型 > 聊斋志异之莲灯照魂柳砚秋秋露完结文

聊斋志异之莲灯照魂柳砚秋秋露完结文

王管 著

其他类型连载

狐尾,尾尖染着血——原来她为了维持人形,早已修成人狐半体,每用一次法力,便要损耗百年修为。他怒吼着将玉佩与银铃合二为一,化作宝剑斩向灯芯。金光闪过,莲花灯炸裂,湖底浮出具白骨,腕间戴着与那恶鬼相同的靛青手环。莲香虚弱地笑道:“这下,前世的恩怨终于了了……”话未说完,便倒入柳砚秋怀中,狐尾渐渐消失,腕间咒印也随之淡去。湖面上,无数莲花灯同时亮起,灯上的“莲香”与“砚秋”字样交相辉映,像是百年前未能完成的约定,终于在今夜得以圆满。而老槐树下,那具白骨渐渐化作尘土,唯有银铃与玉佩,在月光下闪着温润的光,见证着这段跨越生死的情缘。第四章镜中往生莲湖恶鬼伏诛后,莲香大病了一场。她整日倚在听雨轩的雕花窗前,望着老槐树出神,腕间咒印虽已消失,却再...

主角:柳砚秋秋露   更新:2025-04-25 21:0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柳砚秋秋露的其他类型小说《聊斋志异之莲灯照魂柳砚秋秋露完结文》,由网络作家“王管”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狐尾,尾尖染着血——原来她为了维持人形,早已修成人狐半体,每用一次法力,便要损耗百年修为。他怒吼着将玉佩与银铃合二为一,化作宝剑斩向灯芯。金光闪过,莲花灯炸裂,湖底浮出具白骨,腕间戴着与那恶鬼相同的靛青手环。莲香虚弱地笑道:“这下,前世的恩怨终于了了……”话未说完,便倒入柳砚秋怀中,狐尾渐渐消失,腕间咒印也随之淡去。湖面上,无数莲花灯同时亮起,灯上的“莲香”与“砚秋”字样交相辉映,像是百年前未能完成的约定,终于在今夜得以圆满。而老槐树下,那具白骨渐渐化作尘土,唯有银铃与玉佩,在月光下闪着温润的光,见证着这段跨越生死的情缘。第四章镜中往生莲湖恶鬼伏诛后,莲香大病了一场。她整日倚在听雨轩的雕花窗前,望着老槐树出神,腕间咒印虽已消失,却再...

《聊斋志异之莲灯照魂柳砚秋秋露完结文》精彩片段

狐尾,尾尖染着血——原来她为了维持人形,早已修成人狐半体,每用一次法力,便要损耗百年修为。

他怒吼着将玉佩与银铃合二为一,化作宝剑斩向灯芯。

金光闪过,莲花灯炸裂,湖底浮出具白骨,腕间戴着与那恶鬼相同的靛青手环。

莲香虚弱地笑道:“这下,前世的恩怨终于了了……”话未说完,便倒入柳砚秋怀中,狐尾渐渐消失,腕间咒印也随之淡去。

湖面上,无数莲花灯同时亮起,灯上的“莲香”与“砚秋”字样交相辉映,像是百年前未能完成的约定,终于在今夜得以圆满。

而老槐树下,那具白骨渐渐化作尘土,唯有银铃与玉佩,在月光下闪着温润的光,见证着这段跨越生死的情缘。

第四章 镜中往生莲湖恶鬼伏诛后,莲香大病了一场。

她整日倚在听雨轩的雕花窗前,望着老槐树出神,腕间咒印虽已消失,却再难凝聚人形,时常在月光下现出半透明的虚影。

柳砚秋遍寻古籍,终于在《灵鬼志》中查到:“人鬼殊途,若要长相守,需寻往生镜,观前世因果,了却执念。”

“往生镜?”

莲香摩挲着素帕上的并蒂莲,“我记得城隍庙的镇庙之宝便是此物,只是百年前战乱时遗失了。”

她忽然抓住柳砚秋的手,眼中泛起微光,“昨夜我在镜中看到,往生镜藏在莲湖底的古祠密室,那里有扇刻着莲花的石门……”三日后,月圆如盘。

柳砚秋背着莲香潜入莲湖,湖水冰冷刺骨,却在接近湖底时变得温暖,仿佛有层光膜包裹着。

古祠密室的石门果然刻着并蒂莲,当柳砚秋将素帕按在花瓣上时,石门轰然开启,涌出的不是水,而是漫天萤火。

密室中央悬浮着面青铜镜,镜面映着无数重叠的画面:前世的柳砚秋在槐树下刻字,莲香在湖边浣纱,还有个穿道袍的老者在山顶布阵……莲香刚要触碰镜面,镜中突然飞出道流光,将两人卷入镜中世界。

“这是……前世的姑苏城?”

柳砚秋望着熟悉的青石板路,却见街边百姓皆穿着前朝服饰,城隍庙前围着人群,中央跪着个戴枷锁的女子——正是莲香的模样。

“妖女!

竟敢魅惑书生!”

衙役的水火棍落下,莲香胸前的玉佩发出脆响。

柳砚秋想冲过去阻止,
第一章 秋雨夜逢乾隆四十二年,江南秋深。

姑苏城的秋雨淅淅沥沥下了整三日,青石板路上生满青苔,连檐角铜铃都凝着水珠。

城西听雨轩里,书生柳砚秋正就着豆油灯翻《楚辞》,忽闻窗纸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

“戌时三刻,怎会有人经过后巷?”

他搁下笔,见窗纸上映着个纤细人影,月白衣衫被雨水洇湿,发间还别着朵枯萎的白莲花。

刚要开口询问,那影子忽然踉跄着撞开半掩的窗,跌进满室墨香里。

“公子救命!”

女子嗓音如浸了秋露,抬头时眼尾泛红,鬓角还沾着几片槐叶。

柳砚秋慌忙取来青布衫给她披上,指尖触到她腕骨时,惊觉其冷如霜雪,不似活人温度。

烛火突然明灭不定,女子身后映出两道重叠的影子,一道纤长,一道佝偻如枯枝。

她攥紧柳砚秋的衣袖,腕间银铃发出细碎声响:“有东西追我……在城隍庙后巷,它吸人魂魄……”话音未落,窗外忽起狂风,吹得窗棂吱呀作响,案上宣纸纷纷扬扬飘起,竟在半空拼出个“冤”字。

柳砚秋定了定神,取过镇纸压在《周易》上:“姑娘且躲在书案下,我去看看。”

刚要推门,女子突然拉住他,从袖中取出一方素帕塞过来:“若见着穿靛青衫的老丈,便说莲香求他开祠堂门。”

帕子上绣着半枝并蒂莲,针脚细密,却在花瓣处留着未绣完的缺口,像是被人仓促扯断。

后巷里飘着腐叶味,秋雨打在青瓦上沙沙作响。

柳砚秋转过街角,忽见墙根下蜷着个乞儿,浑身青紫色,胸口插着半支残破的莲花灯。

再细看,那灯芯竟泛着幽蓝火焰,映得乞儿眼瞳成了两个黑洞——正是女子所说的“吸魂”之状。

“公子小心!”

身后传来莲香的惊呼。

柳砚秋转身,见方才还柔弱的女子此刻手持半片残破的铜镜,镜面映出墙角阴影里,正有个佝偻身影慢慢站起,靛青衫上沾满泥污,面容却似融化的蜡般扭曲。

“还给我……”怪物发出含混的低吟,指尖长出寸许长的黑甲,直扑莲香面门。

柳砚秋来不及多想,抓起腰间玉佩砸向怪物——那是母亲临终前塞给他的,刻着“平安”二字。

玉佩击中怪物胸口,发出瓷器碎裂般的声响,它惨叫着化作一阵黑烟
子,竟敢坏我好事!”

他抬手掷出盏莲花灯,灯芯瞬间化作毒蛇,吐着信子扑向莲香。

莲香将铜镜抛向柳砚秋:“公子快照神像!”

镜面映出残破的莲妃像,胸前竟嵌着块碎玉,正是柳砚秋自幼佩戴的平安佩。

他恍然大悟,将玉佩摘下按在神像心口,刹那间金光大作,老丈惨叫着倒地,化作一堆靛青布片,布片上绣着的骷髅头正在慢慢褪色。

“原来……我母亲给的玉佩,是莲妃祠的镇物。”

柳砚秋喘息着看向莲香,却见她倚在神龛旁,鬓间莲花已枯萎:“五十年前,有位游方道士路过,将我的魂魄封在玉佩里,说待有缘人来……”她勉强笑道,“公子可知,你颈间红痣,与百年前那书生一模一样?”

更鼓从远处传来,已是亥时三刻。

莲香忽然指着祠堂角落的水井:“井里有条暗道,直通老槐树底。

子时前你带着木盒离开,切记不要回头……”她的声音越来越轻,身体如烟雾般飘散,“帕子上的并蒂莲,是我绣了百年的执念,如今终于等到公子来,让它圆满了……”柳砚秋伸手去抓,只握住一片飘落的莲花瓣。

水井中传来潺潺水声,仿佛有人在低吟:“莲灯照魂归,百年待君回……”他咬了咬牙,解下腰带系在井栏上,顺着湿滑的石壁往下爬,井底淤泥中果然埋着个檀木盒,掀开盖子的瞬间,无数萤火虫腾空而起,照亮盒中半方素帕——正是昨夜莲香给他的那方,未绣完的花瓣处,如今已用金线绣满,两朵莲花在月光下交相辉映,如同活过来一般。

当他抱着木盒爬出井口时,祠堂里的莲花灯已全部熄灭,唯有湖面上漂着一盏灯,正缓缓向湖心漂去,灯上的“莲香”二字,在夜色中忽明忽暗,像极了某人眼中未落下的泪。

第三章 槐根迷骨回到听雨轩已是子时,柳砚秋刚推开屋门,就见书案上摆着碗热气腾腾的姜汤,旁边压着张字条,字迹秀雅如莲瓣:“夜露重,饮此驱寒——莲香”。

他摸了摸碗沿,尚有余温,可想起祠堂里莲香消散的模样,心中又是一紧。

木盒放在烛火下,檀木纹理间隐约可见细小红丝,像是被人用血泪浸泡过。

柳砚秋刚要打开,窗外的老槐树突然传来异响,像是有人
在抓挠树皮。

他推开窗,见月光下,槐树根部的泥土正缓缓隆起,露出半截腐朽的木板,板上刻着模糊的“莲”字。

“难道是……”他想起莲香说的“魂灵在木盒里”,抓起铁锹就往后院跑。

泥土下埋着的不是普通木箱,而是具腐朽的棺椁,棺盖半开,里面躺着具白骨,身上穿着褪色的月白衣衫,腕间银铃与莲香的一模一样,鬓边还别着朵玉制白莲花——正是莲香常戴的样式。

棺椁内侧刻着细字,借着月光勉强辨认:“乾隆二十二年,秋,莲香卒。

葬于槐下,待砚秋归。”

柳砚秋只觉天旋地转,乾隆二十二年距今已三十年,而他今年二十岁,分明是在莲香死后十年才出生。

可为何棺中白骨与莲香容貌如此相似?

为何自己会对她有熟悉感?

更漏声敲过三下,白骨忽然动了动,指骨轻轻叩击棺木,发出“嗒嗒”声。

柳砚秋后退半步,撞在槐树上,怀中木盒突然打开,素帕飘起,覆盖在白骨胸前。

奇迹发生了:白骨渐渐泛起微光,腕间银铃发出清响,竟化作莲香的模样,只是面色苍白如纸,眼中含着痛楚。

“公子……看到了吧?”

莲香伸手触碰自己的手腕,那里有道深可见骨的伤痕,“三十年前,我等不到你归来,便想悬梁自尽,却被恶鬼阻挠,魂魄被困在槐树与莲湖之间,不得超生。”

她望向棺中白骨,“这具躯体,是我借了邻家女子的,每到朔月便会腐烂,需用帕子温养。”

柳砚秋注意到她指尖在颤抖,袖口的咒印愈发明显:“那道士为何封你的魂魄在玉佩里?

还有,昨夜的恶鬼究竟是什么来历?”

莲香苦笑道:“那恶鬼原是书生的同窗,因爱慕我不得,便在进京路上设伏,害了书生性命,又盗走玉佩,想逼我就范。”

她指向槐树高处,那里挂着个锈迹斑斑的铃铛,“他死后怨气不散,便附在城隍庙灯上,专吸书生魂魄,以维持形体。”

话音未落,棺中白骨突然发出碎裂声,莲香的身体开始透明:“朔月将至,我得回到棺中。

公子明日去城隍庙,找到那盏刻着‘砚’字的莲花灯,里面封着书生的残魂……”她抓住柳砚秋的手,将银铃塞给他,“若见着穿月白衣衫的女子,莫要怕,那是我
的本体,被困在莲湖底的……”话未说完,她已化作光点融入白骨,棺盖“砰”地合上,槐树再次归于寂静。

柳砚秋跪在棺前,发现白骨腕间银铃内侧刻着小字:“砚秋赠莲香,永结同心”。

字迹已模糊,但笔锋间的温柔仍可辨,分明是他日日临帖的柳体。

次日晌午,城隍庙内香火寥寥。

柳砚秋在偏殿角落找到那盏莲花灯,灯身刻着半首残诗:“莲心承露冷,砚骨伴秋寒”,正是他昨夜梦中所吟。

刚要触碰灯盏,殿内突然阴风大作,供桌上的烛火全部熄灭,黑暗中传来低笑:“小书生,你是来送死的吗?”

无数幽蓝灯芯亮起,映出殿内无数人影,皆是昨夜见过的吸魂受害者。

柳砚秋握紧银铃,铃音响起时,灯影中竟浮现出个穿靛青衫的书生,面容与他有七分相似,只是眼中满是怨毒:“你以为救了莲香那贱人,就能改写前世?

当年我推她入水,又杀了柳砚秋,这一世,你们照样要分开!”

话音未落,灯影化作无数毒蛇扑来。

柳砚秋想起莲香的话,将银铃按在灯盏上,铃音与灯芯共振,竟在半空拼出“砚秋”二字。

莲花灯应声而碎,飞出缕微弱的蓝光,正是书生残魂。

与此同时,城隍庙外墙传来轰然巨响,老槐树方向腾起金光,隐约可见莲香的身影立在槐枝上,向他轻轻招手。

“原来……前世我被害死,莲香为报仇被恶鬼所困,而今生我带着前世玉佩出生,便是为了化解这段恩怨。”

柳砚秋抱着残魂赶回听雨轩,老槐树下的棺椁已打开,莲香正倚在槐树下,见他归来,眼中泛起泪光:“残魂归位,我们终于有了一线生机。

只是……”她指向莲湖,水面正翻涌着黑水,“恶鬼的本体在湖底,若不除去,我们终究无法团聚。”

月上柳梢时,莲湖中央升起座水上亭台,亭中摆着盏巨大的莲花灯,灯芯跳动着血色火焰。

柳砚秋握着莲香的手,踏水而行,每一步都激起涟漪,涟漪中浮现出前世种种:他在灯下为莲香描眉,莲香在槐树下绣帕子,还有那个靛青衫书生躲在树后冷笑的模样……“砚秋,小心!”

莲香突然推开他,血色火焰化作长剑刺来,正中她心口。

柳砚秋看见,她背后竟长出半透明的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