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现代都市 > 替身:开局扮演慈父?阿列克谢斯大林 全集

第25章

发表时间: 2025-04-26

黄昏,马林科夫带来一个特殊的礼物——列宁格勒市民用冰面运输的碎冰,冻着几株未完全冻死的麦苗:“他们说,”他的声音发颤,“这是从德军焚烧的麦田里抢救出来的,根部还带着焦土。”

我接过冰盒,麦苗的绿意刺得人眼眶发疼。想起妹妹在伊尔库茨克的信,她说焦土下的麦粒在做梦,梦见坦克履带碾过的地方长出青苗。“把这些麦苗种在克里姆林宫的花园里,”我对着冰盒呵气,“让希特勒知道,我们的冻土,连死亡都能孕育希望。”

深夜,朱可夫送来纳罗-福明斯克的捷报,莫斯科州全境肃清德军:“秋列涅夫在南方也推进了15公里,”他的烟斗敲在高加索方向,“克莱斯特的部队,正在用希特勒的画像当帐篷布。”

“让秋列涅夫把画像收集起来,”我指着地图上的反攻轴线,“送给列宁格勒的孩子们当草稿纸,他们的算术题,该用独裁者的脸来演算。”朱可夫突然立正,敬礼时肩章上的红星与地图上的胜利标记重叠:“您现在的每道命令,都像从冻土深处生长出来的。”

凌晨,我站在克里姆林宫塔楼,看着列宁格勒方向的夜空。那里的冰面运输线亮着点点车灯,像极了集体农庄夏夜的萤火虫。马林科夫的话在耳边回响:“日均2100吨粮食,足够让列宁格勒的脉搏,跳得比德军的机枪还稳。”

后颈的伤疤在寒风中绷得发紧,却不再疼痛——它早已成为身体的一部分,像块真正的弹片,见证着每粒粮食、每发炮弹、每个在冻土上挣扎的生命。镜中的人目光如炬,不再有初时的惶惑,有的只是与这片土地共生的坚定。

返回地堡时,经过临时设立的粮食调配中心,妇女们正在分拣拉多加湖运来的冻土豆,每个土豆上都刻着小小的红星。一位中年妇女认出我,突然跪下,手中的土豆掉在地上:“斯大林同志,我儿子在冰上生命线当司机,他说……”

我扶起她,触到她手掌上的老茧,和母亲当年揉面的印记一模一样:“你儿子在运输的,不是土豆,是列宁格勒的心跳,”我指向远处的车灯,“告诉所有司机,他们的方向盘,比任何勋章都更光荣。”

当克里姆林宫的钟声敲响午夜,我站在地图前,用红笔将莫斯科州的肃清线描得更红。笔尖划过“纳罗-福明斯克”时,突然想起在前线看见的场景:士兵们在德军遗弃的日记本上写诗,用冻僵的手指刻下“冻土不相信眼泪,只相信钢铁与麦粒”。

贝利亚的脚步声在走廊响起,他递来的密报里夹着张照片:列宁格勒的孩子们围着冰面运输卡车,用舌头舔着车身上凝结的面包渣。“内务部的摄影师,”他难得地露出柔软,“抓拍到了这个瞬间。”

“把照片印在《真理报》头版,”我摸着照片上孩子们的笑脸,“标题就叫‘生命之路的第一个春天’。”贝利亚点头,镜片后的目光第一次没有怀疑,只有敬意——他终于明白,所谓领袖的威严,从来不是来自氰化物香囊,而是来自千万人在绝境中绽放的希望。

凌晨,我独自巡视地下粮仓,列宁格勒运来的黑麦面包整齐码放,每个面包上都印着麦穗图案。一位老保管员突然开口:“斯大林同志,这些面包,够列宁格勒的孩子们吃到胜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