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猜测,又看了看手边的酸菜坛子。
<一个念头逐渐清晰。
或许,这次意外,是个机会。
一个让林家酸菜,这个沉寂在山村里的“非遗”,真正走出去的机会。
5 第三章:破土而出说干就干。
我辞掉了城里那份糊口的零工,用仅有的积蓄买了张回村的火车票。
家,在几百公里外的大山深处。
回去的路上,我一直在研究系统给的知识。
[家传老坛酸菜腌制技艺](中级):包含了原料甄选、清洗晾晒、秘制卤水配方、入坛密封、发酵周期控制、温度湿度监控等一整套流程的优化方案。
[传统食品包装美学](初级):提供了一些设计理念,如何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融入现代审美,提升产品的视觉吸引力。
思路越来越清晰。
第一步,改良工艺。
奶奶的方法虽然好,但有些环节凭经验,不够稳定。
系统的方法更科学,能保证品质。
第二步,设计新包装。
土布包坛子不行,得换。
要环保,要美观,要有故事感。
第三步,打通销路。
以前都是靠乡亲们口耳相传,或者逢年过节带出去送人。
现在有了网络,有了我这个“网红”的意外流量,必须利用起来。
回到村里,奶奶看到我,眼圈红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城里不好待,咱不受那气。”
我把我的想法跟奶奶和爸妈一说。
他们都愣住了。
“啥?
你要搞大?
还要上网卖?”
我爸第一个反对,“咱这酸菜,自家吃吃,送送人就行了,能搞出啥名堂?”
“是啊,小溯,”我妈也担心,“网上那些人说话难听,别又被人欺负。”
只有奶奶,沉默了一会儿,拿起筷子,从坛子里夹出一块酸菜,尝了尝。
“小溯,你想做,就去做。”
奶奶看着我,“咱家的手艺,不能断了。
也别怕人说,身正不怕影子斜。”
我心里一暖。
“奶奶,爸,妈,你们信我。”
我拿出手机,给他们看网上的评论,虽然骂我的不少,但表示好奇、想尝尝的人更多。
“现在是机会!”
我开始动手。
先改造家里的腌菜房。
按照系统知识,优化通风、控温、防尘设施。
然后是选菜。
秋末的芥菜,不能太大,不能太老,叶梗肥厚,颜色翠绿。
清洗,晾晒,每一步都严格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