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战场。他们丢下了大量的兵器、粮草和辎重,成为了大乾军队的战利品。
此役,大乾军队大获全胜,斩杀狄戎数千人,缴获了大量的兵器粮草。消息传回乾京,皇帝李昱大喜过望。他立即在朝堂上宣布了这一喜讯,朝堂上下也是一片振奋。大臣们纷纷向苏烈表示祝贺和敬意,称赞他的英勇和智谋。
百姓们得知边境打了胜仗,也仿佛看到了希望。他们纷纷走出家门,欢庆这一胜利。他们对大乾的未来又多了几分信心,相信在苏烈等将领的带领下,大乾一定能够战胜狄戎,守护好这片美丽的土地。
然而,苏烈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狄戎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的战斗只会更加艰难。于是,他在雁门关继续加紧整军备战,等待着狄戎的下一次进攻。
4 危机重重
狄戎在经历了那次惨败后,首领巴特尔恼羞成怒,他如同一只受伤的猛兽,誓要报仇雪恨。他联合了周边几个狄戎部落,集结了一支更为庞大的军队,足有十五万人之多。他们磨刀霍霍,发誓要踏平雁门关,血洗大乾边境,以雪前耻。
而在大乾这边,虽然初战告捷,但胜利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士兵们经过一场大战,身心俱疲,许多人都还带着伤痛。粮草的补给也因为路途遥远,运输困难重重,面临着短缺的危机。军营里,士兵们的伙食日益简陋,士气也受到了影响。
苏烈深知,此刻的局势异常严峻。他一边鼓舞着将士们的士气,告诉他们大乾的荣耀和使命,一边想尽办法解决粮草问题。他派人去周边的城镇征集粮草,但连年战乱,百姓们自己也所剩无几。筹集到的粮草只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满足大军的需求。
同时,国内的情况也出现了新的变数。那些原本被压制的起义军趁着朝廷的注意力都在边境,开始迅速壮大。他们攻占了几座城池,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朝廷不得不分兵去镇压,这使得原本就紧张的兵力更加捉襟见肘。
苏云看着父亲紧锁的眉头,心中充满了担忧